这个问题是在耶稣告诉富贵少年去变卖一切施舍穷人後提出的。教宗方济各从这个极具现实意义的对话展开他的弥撒讲道。教宗说,耶稣并未正面回答门徒们的提问,祂不谈财富,而是许诺天国的遗产,其中还有迫害和十字架。
变卖你所有的,施舍给穷人,你必有宝藏在天上;然后来跟随我。
我在哀矜施舍时,有高高在上、喋喋不休、伤人自尊的表现吗?在主日瞻礼,我仍不能停止手中的工作吗?仍然像平日那样紧张繁忙?理由究竟是什么?无休止的消遣娱乐,花钱时的大手大脚,合乎基督徒的身份吗?
而犹达斯却站出来严厉斥责说:这香液原可以卖三百多块银钱,施舍给穷人!教宗表示:这是我在福音中找到的第一个把贫穷当作空想的例子。空想家不懂什么是爱,因为他不懂得奉献自己。
(箴10:11-12)2幅是我若把我所有的财产全施舍了,我若舍身投火被焚;但我若没有爱,为我毫无益处。(格前13:3)3幅是我决不喜欢恶人丧亡,但却喜欢恶人归正,离开邪道,好能生存。以色列家族啊!
这种情操发自她对人的尊重,完全没有居高施舍的姿态。”公报还说:“她个人成功地弥合了富国与穷国之间的鸿沟,她以尊重人类尊严的观念在两者之间建设了一座桥梁。”
一颗良好的心,一种爱人的性情,一种坦直、诚恳、忠厚、宽恕的精神,可以成为富翁的区区财产,与那种丰富的财产相比较,简直是不足挂齿了;怀着那种好心情,好精神的人,虽则没有一文钱可以施舍给人,但是他能比那些慷慨解囊的巨富
她却坦然的说:“就当是一次爱的施舍吧。”外祖母已安祥的离去了,她的音容笑貌,特别是她那一颗爱主爱人之心,永远存留在我的心里,激励着我的生活工作。
即使如此,仍吃不饱穿不暖,最后竟不得不沿街乞讨,把人家施舍给的旧裤破袄拆洗缝补好,大的穿了小的穿。在我们儿时的记忆里,母亲从未睡过一宿囫囵觉,从未吃过一顿热乎饭,更没有穿过一件像样的衣服。
他们把自己的工资用来解决温饱后,大部分献给教会和施舍给穷人。哪里建圣堂、哪里需要资助,他必慷慨解囊。他学识渊博,技术高超,很多单位高薪聘请,他都婉言谢绝了,却默默无闻地服务于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