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特别学习了新约圣经中的几位引人归主者——洗者若翰、安德肋、斐理伯、斯德望等。
到了新约时代,圣经对如何帮助穷人做了进一步的阐述,玛窦福音记载:耶稣在橄榄山上曾教训门徒们说:“我饿了,你们给我吃,渴了你们给我喝,我做旅客时,你们收留我……”很明显,耶稣就是把这些不幸的人,看成是他的弟兄
这个问题到新约时代才有了圆满的答覆:人生不是为了今世,(玛16:26)“谁要跟随我,应该背负十字架……”(谷8:34)“基督必须先受苦,才进入他的荣福。”
新旧约两部圣经为我们可以说始终是新约,因为圣经不受时间限制,它的内容历久弥新。至于为那些罪人和不尊重爱德条约的人来说,即使是新约福音,也会变得衰老。
祂本人是藉其死亡与复活而完成的新约的圣殿(参阅若2:21)。基于此,中世纪很多大教堂采取十字架的图形,圣堂祝圣礼节中,也有傅油礼,说明圣堂,一如耶稣基督,是“傅过油者”。
答:在基督新约中,耶稣宣告“各样的食物都是洁净的”(谷7:19),但《肋未纪》的教导仍有属灵意义:提醒我们要在生活中分辨善恶,洁净内心,活出圣洁的生命。
新约中有一篇默示录,活灵活现地描绘了世界末日的景象,远胜过卖座的巨片《世界末日》(又名《绝世天劫》)。当然,新约是耶稣的故事,记述了耶稣的生活和死亡,其描写的详细度和深度,是任何电影都做不到的。
张柔石神父受党主教委托讲道,他说:旧约时代梅瑟举起挂有铜蛇的十字架,以色列人在看到之后得到治愈,在新约中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使凡看到他的人,信他的人都得到永生,这是有形的十字架。
威克理夫翻译会表示,目前全世界没有任何手语有全本《圣经》的翻译;有《新约圣经》的祇得美国手语。
这件事给门徒的印象太深了,以致当他们提起那个夜晚,不说主与门徒守逾越节的那一夜或主设立圣餐的那一夜或主与门徒立新约的那一夜,而是主耶稣被卖的那一夜(林前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