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死亡,对于基督徒而言,对于信仰天主(神)的人而言,不是莫名的恐惧,而是回归天父,进入永生的途径。因着信从天主子耶稣基督,我们知道,人是来自天主,带着敬天爱人的使命生活在世界上的不同时期和地域。
卢德的自由和勇气,邀请我们踏上一条崭新的途径。让我们步武她的芳踪,与这位年轻的异邦女子和年长的纳敖米一起出发,不要害怕改变我们的习惯,为我们的长者想象一个不同以往的未来。
(路10:27)这条诫命是基督徒受召成圣生活的总结,要达到成圣的一般途径可在圣教会内找到,教会中存有救赎的全部方法。透过圣言和圣事,我们得以实践它,就是那“圆满的得救方法”。
我们需要一条沟通的途径,好能彼此之间有些许的同情。这正是我与亚历山大会面的奇迹所在。他真诚地听我讲述,我也祈求恩宠,能倾听他的叙述。这是一份恩宠。圣神以极为深奥的方式临在其中。这是一份祝福。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科技的腾飞,在短短的几十年里,中国就从农业、乡村和封闭的传统型社会过渡为工业、城市和开放的现代型社会。
我们处在这科技发达的社会中,是不是应该如同保禄一样燃起福传的热火,怀着一颗对中华亿万人民的热爱之心,将福音的好消息传给我们的同胞!
我非常期待院长讲话,其讲话内容非常广泛,涉及科技、时事和灵修,还有他自己的生活见证。从院长讲话中,首先我看到主教的气度:朴素又不乏庄重。
在人人都寻求更娇美的面容、更温暖的衣服、更香醇的美酒、更精细的食物、更新颖的科技、更炫耀的装饰的时代,甚至教会机构与个人都深陷这些渴望与寻求中时,提出节俭两个字,不是有些反其道而行之吗?
此外,随着生活的富足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我们的许多年轻人沉浸在科技世界中,体验着各种冒险。他们往往认为宗教是过时的,甚至是迷信的。一切都只能建立在科学和理性的基础上。信仰的观点被视为天真。
在我看来,宗教在本质上是突破人生局限的方法,宗教活动是寻求突破局限途径的活动。人生总是有限的,但有限的生命需要获取无限的意义,在有限的生命中追寻无限的意义,这就有了宗教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