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有福之人”,这是我大阿哥内心满足的自然流露,也是对日夜为他服务的我的阿嫂、女儿女婿儿媳等亲人们表达的谢意。
我想象着贤士们离开马槽时,是焕然一新的,他们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内心充满了如此的祈祷:“上主,全人类的父亲,祢创造了人类,赋予所有人同等的尊严,求祢将兄弟情谊的精神倾注我们心中。
然而,真正的“新”是内心生命的新。只有天主才能更新我们的生命。我们基督徒就是走在主耶稣给我们的“新的道路”上的人。
MonsignorJoséRodríguezCarballo)宣布在昌达维拉(Chandavila)朝圣地的活动“没有任何阻碍”(nihilobstat),以便“这个简朴却历史丰厚、言词不多却非常虔诚的遗产,能继续为渴望接近它的信众提供一个内心平安
祈祷从内心流露,是让我们沿着上主的道路前行。”(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上主,请开启我们内心的眼睛,好让我们成为守夜和看得见的人,以便把你的亲近带给别人!让我们回到圣诞的福音中。这段福音叙述牧人们在听到天使的讯息之后,彼此说:‘我们且往白冷去’。
比如当我们想努力静下来好好祈祷时,但内心浮现的忧虑、杂念很快使我们分心走意;我们在祈祷中立下善志要效法耶稣宽恕伤害我们的人,可是当看到对方时还是有种莫名的情绪;我们希望圣言、弥撒、避静可以帮助我们成圣,
唐代诗人宋之问在《渡汉江》中把即将回家的游子的复杂内心描写的淋漓尽致:“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长年离家在外,得不到一点故乡的音信,不知故乡情况如何?家里是否安好?
圣贤之人不是没有七情六欲,只是不受七情六欲的控制;也不是不会起心动念,而是不再去执念,内心自然是自在平静的。
通过修炼内心、默想天主,观察自然等方式,人们可以逐渐感知到这种交融的存在,从而达到身心和谐、天人合一的境界,就产生一种“上主与我同在”的感悟。从而实现了心灵“与神有关的虚空的填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