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说:在基督的苦难中,我们看到天主回应我们因痛苦与死亡经验而引发的焦虑、甚至愤慨的呐喊。
主持弥撒、朝拜圣体和诵念玫瑰经就是他苦难日子里的自由时光。问:您能谈谈他的爱德善行吗?答:真福翁蔡蒂希全心全意地爱天主,慈悲仁爱地对待那些像他一样遭受牢狱之苦与屈辱的人。
他在苦难当前选择了沉默与聆听,请问这项选择有何深意呢?答:教宗方济各不愿解释痛苦的缘由,我似乎从他的举止中清楚明白这一点。换句话说,他不愿替天主辩解为何世界上会有痛苦存在,如同古老的神义论那样。
我那一声苦难中的呼喊,现在逐渐接受了信仰的培育才知道是祈祷的一种方式——苦祷!看来那一声呼喊敲开了天堂救恩的门!
为能进入这个奥迹,我们需要默想主耶稣的苦难,拜苦路。进堂参与弥撒、祈祷、做个好基督徒是好的,但关键在於是否进入了耶稣基督的奥迹。
我们为受害者及其家庭所遭受的损失与苦难而悲痛,他们目睹了自己对教会圣职人员的信任遭到了背叛。
母亲是想强调一个现实,但也在提醒儿子若没有意识到苦难,则意味著某些事情出了问题。
四旬期隐喻着重生、皈依主,重新体验基督的受苦难,被钉在十字架上。四旬期是我们做灵魂反省、反射自问的时期。“你们悔改,信从福音吧。”
耶稣进入晚餐厅后,向他的门徒们展示他受苦难所留下的印痕,他甚至让那位不相信的门徒多默触摸他的伤痕。既然是耶稣的门徒,为什么会怀疑呢?
我们将自己托付于妳、病人之痊,妳持守著坚定的信德在十字架下参与耶稣的苦难。妳、罗马人民的救援,明了我众之所需,我们确信妳将如同在加里肋亚加纳所作的一样,在这考验的时刻过后,让喜乐与欢庆得以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