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信友祷词也有中文和阿拉美语,为因信仰而受迫害的基督信徒向天主献上祈祷。以下是弥撒讲道全文: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见了一道皓光(依9:1)。
基督徒坚持信仰、不愿屈从世俗的行为大大激怒了尼禄皇帝,他下令加强对基督徒疯狂的迫害。拉温纳总督逮捕圣亚坡理纳主教,命令他烧香叩拜其他神灵,圣亚坡理纳因拒绝而被杖责,并被捆绑高悬。
如“外邦宗徒”圣保禄,放弃罗马公民的荣耀待遇,甘做教外人的“驴驹”,不畏艰难迫害,三次远行到外邦人中去开拓基督的神国,终于把福音喜讯传遍整个小亚细亚并远及欧洲,建立了非常兴旺的天主教会。
(玛五:39)“爱你们的仇人,为迫害你们的人祈祷”(玛五:44)。最重要的是,让我们把耶稣称为“他的”诫命,就是总结所有其它诫命的命令:“互爱”生活出来。
并特别宣讲了保禄宗徒的事迹,从保禄的出身、主的大器皿、保禄的梦(大使命)三个方面阐释了保禄宗徒的从迫害基督的大罪魁到基督的大器皿的变化。号召大家学习保禄宗徒的精神,努力福传,使人人都得沾救恩。
「圣神从起初便赐予宗徒宣讲福音的力量,圣神使一切完成,即使在困难和迫害时期仍把教会向前推进」;圣神「赐予信徒力量,让他们保持信德」。
我们可以在《圣经》中找到多个移民的例子:亚巴郎蒙天主召叫离开故乡,前往天主指给他的地方;以色列子民离开埃及,进入天主许诺的福地;圣家为躲避黑落德王的迫害而流亡埃及。教宗说:人类历史本是一部移民史。
正如他自己的亲身经历:在各方面受了磨难,却没有被困住;绝了路,却没有绝望;被迫害,却没有被弃舍;被打倒,却没有丧亡。(格后4:8-9)罪恶乃是背叛、侮辱天主而使基督受苦的根源。
教宗也谈及基督徒受迫害的问题,表明今天的殉道者比教会初期还多,尤其在中东。这在大公运动的层面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而大公运动需要在对话与行走中进行。
年温对天亚社说:「缅甸没有宗教迫害,人民享有宗教自由,各宗教信众一直和平共处。所以,教宗来访是值得欢迎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