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义、邪恶的果实,并非完全出于外在的原因;它的根源还是在于人心——我们在人的心中找到一些病菌神奇地与邪恶共存。
无可奈何地准备天亮再到医院。但是,人的道路是不由人的,行走的人也不能随便操纵自己的步伐。(耶10:23)因为生活中,有不为人知的天主的特殊干预。病痛难安枕,不眠知夜长。
许多修生晋铎固然是出于对基督的热爱,对教会的忠诚,但其动机中或多或少地掺杂着光宗耀祖的成分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法国籍李思聪神父来到海门(今台州市椒江区),买地建堂、立学校、设诊所、建码头、筑公路、开内航,创办电厂、绣衣厂、织袜厂,教经授艺、造福民众,教务一时大兴。
在长途车上她无微不至地照顾老人们和晕车的兄弟姐妹。特别是悉心照顾婆婆的举动让人感动,怕口渴,她会不时给婆婆倒杯水,热了她会给婆婆脱件外套,夜幕降临时怕婆婆着凉她就及时给加件外套。
有一次,她在圣物室买了多本《家庭祈祷手册》,我好奇地问:为什么买那么多?她讲:现在的青壮年,都在忙于干活挣钱养家,没有时间进堂,这些小册子送给他们,携带方便,让他们一有空就看看。
清光绪十一年(1885),回民聚众捣毁教堂,清政府赔白银数千两,在城郊购地300亩出租,以地租作为教会经济收入。后又买旧状元府新建教堂,成为阆中、苍溪、南部3县教会的中心。
那时才五岁大的她,一脸惊恐地问妈妈:妈妈,疟疾是什么?为什么那么多非洲小朋友死去?疟疾很可怕,主要靠蚊子传播,非洲蚊子太多。妈妈说。那为什么他们不买蚊帐。蚊帐对他们来说太贵了。不行,我们必须做些什么。
但人所不知的就是儿媳的行为却需要自己长久地修忍耐的德行:她总是随心所欲,地里的活儿,想干就干,不想干了谁也没法说;洒扫清除做饭洗锅之类的杂务从不沾边,全推给他和老伴。
德肋撒修女形象地描述了基督与穷人的关系:“基督存在于饥饿者身上,我们帮助饥饿者,就是满足上主对我们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