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表示耶稣基督与需要救恩的人相遇,并且祂用「安慰之油及希望之酒」照顾这人的创伤和痛苦。祂是众灵魂和身体的医师,在世上为神圣救恩的临在「做忠信见证的」(默三14)那位。现今该如何具体化这个信息?
不断祈祷,天天进步,与主真正相遇,从而获享更丰富的生命。祈祷的妙义就妙在这里:我们来到井边汲水,就在那里,基督来与每个人相遇。
这个开始与复活了的主的真正相遇,这条她的大马士革之路,推动她开始认真地思考和辨认,并将她带领到不可扭转的良心的判决:“当时我明白,我必须冒“爱”的危险!”
与主的相遇使她惊奇不已,她写道:“我们一旦认识了天主的圣言,我们就没有权利不接受;我们一旦接受了,就没有权利不让它在我们内生活化;祂一旦在我们内生活化,我们就无权据为己有:从那一刻起,我们就属于等待祂的人
一次在街上我与老师相遇,我叫他一声老师,老师惊讶不已:“我现在是牛鬼蛇神,你还敢叫我老师?”改革开放后,老师深知文革时天主教也受到极大的冲击,一次与老师相遇,他问我:“你还有信仰吗?”我说:“有。”
教宗主持公开接见活动(梵蒂冈新闻网)缺少礼仪,就是「没有基督」的基督信仰,只讲求内在的信仰,而礼仪、圣经和圣事乃是达致与基督相遇的「具体媒介」,基督「透过圣事的标记临在于圣神内」。
因此在耶稣基督内和圣神的相遇、领受、发展是基督徒坚持信仰的根源,也才是信仰的勇气的真正所在。
他指当前的婚姻文化削弱人对婚姻的信心,或令他们不再珍惜彼此关系,教会团体需要带动正面的婚姻文化。
教宗本笃十六世7月4日上午在梵蒂冈保禄六世大厅为一项艺术展览主持了揭幕礼,展览的题目为:真理的光辉,爱德的美善,由圣座文化委员会举办,以此庆祝教宗晋铎60周年。
谈到青年,教宗叮咛主教们,要提醒教会各层机构不要让青年的人生旅程受到不稳定和阴暗面的影响,而要得到受福音光照的文化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