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教友们都非常重视这个瞻礼,每值此日,很多教友都会偕全家前来圣堂参礼,在弥撒中一起为亡者祈祷,弥撒后为亡者举行追思礼仪,大家一起咏唱追思歌曲,为亡者撒圣水,祈求仁慈的天主,赏赐亡者炼灵,早日脱免炼苦
婆婆宽慰我说:咱是有信仰的,天主是仁慈的,真心求天主吧!转眼到了临产期,我求神父做了平安弥撒,办了告解领了圣体后,就祈祷说:主,愿你的旨意奉行在我身上吧,只要你愿意的,一命就成。
莫将自己封闭在与教会无关的种姓中教宗方济各於今年2月15日在圣伯多禄大殿与前一天新擢升的20位枢机共祭弥撒时指出,教会的道路,始终是耶稣的道路,是仁慈的道路。
那些秉持服务、友爱、对话和仁慈态度、通过自己的日常行动而播撒和平的人是有福的,这些人要被‘称为天主的儿女’,因为天主时时处处播撒和平;天主在时期圆满时将祂的圣子播撒在世界上,好使我们获享安宁
4.心中有什么慈悲怜悯:慈悲可译作心肠,而怜悯一字可译作同情,仁慈或怜恤。怜悯的心肠是一种爱心表达,衷心地表达同情的心。基督徒是个经历神怜爱的人,故当懂得对人同情体谅,接纳他人的软弱。
因爱使然,因爱得特别浓厚强烈所致,那又为什么会忽略造生抚育、安养保存、救我赎我、时时照顾、无微不至爱着我们的仁慈天主以及他的长期守护与同在?是不是值得反省而予以纠正,予以格外关注?
教宗在证道时引用了当天的读经一内容,提出了一个问题:尽管天主在以色列子民的历史中时时彰显他的仁慈,为什么他允许选民被充军到巴比伦?天主是否没有能力去阻止悲惨事件的发生?难道天主不是全能的?
他通过救赎工程向人类显示自己是一位强有力而且仁慈的天主,他是受压迫者的避难所,他不忘记穷人惨痛的呼声,他爱护正义与公理,他的慈爱弥漫大地。
因此,在天主圣意推动的「仁慈时刻」,他创立了两个效法纳匝肋圣家精神的爱德修会。
教宗若望二十三在梵二大公会议的开场白中,明确表明教会宁愿选择仁慈以待,而不愿严厉苛求。他体认到教会需要维护对人类尊严的传统教诲,重视合作与协商,以及对和平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