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一下子把他们的注意从‘别人的罪’转移到‘自己的罪’,从判断别人转到认识自己,这是挑战,是由于关心而对他们发出的问题,他们听到了,但是恐怕只听到了一半,他们心中的‘天主判官像’根深蒂固,他们也没有足够的谦德去改变这不完全的天主像
宽恕需要请求,需要向别人请求,藉着忏悔向耶稣请求宽恕。 因此,我们一旦得到罪过的赦免,就真正享有平安。教宗说:我们大家在内心都有这种感觉。
匆匆忙忙地赶到,为的是吃了就走,没有心思去体会整个过程,更不想去陪伴别人,与他们畅聊信仰的生活。
在践行爱德中,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圣化,让别人从我们的身上认出基督的临在。基督的复活为我们的信仰带来新的生命,没有基督的复活就没有我们的圣教会,而四旬期是复活节的最好预备期。
就是当我们宣讲,当我们把它送给别人的时候。这就是教会的使命:听从耶稣,给予他人。」教宗与在场人群做了一个答问小环节:「你会这样做(阅读福音)?下个主日告诉我,你是否做到:每天阅读一段福音短文。」
他说:「十字架不是个必须一直放在教堂内和祭台上的装饰品,也不是别人用来认出我们的象征物。十字架是个奥迹,天主爱的奥迹;祂纡尊就驾,成为『无名小卒』,替我们成了罪。你的罪过在哪里?
教宗指出,那些怜悯、宽恕人的人,了解别人的错误。耶稣没有说报仇的人是有福的,而是说,宽恕、怜悯人的人是有福的。
她解释,在公领域方面,秉持公德心,「以让别人也能生活的方式来过生活」,这涉及了环保、动保与人权等面向,不仅是每个公民或信仰者的基本道德,也是此运动的基本面;至于「社会责任」则是「依自己能力做出对等的社会贡献
我好想让自己眼睛一闭不再醒来,这样我就不用再承受别人异样的眼神,不用再与自己过不去。可看看五岁的儿子,我不甘心,我不能让孩子从小就失去母爱。可我不知道该如何去做。
没有一个人的生命比另一个人的生命更神圣,也没有一个人的生命在品质上比另一个人的生命更重要,只能比别人享有更多的资源、权利,以及经济和社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