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我们勇于改过,他必忘记我们以往对他忘恩负义之罪(参阅路15:11-32)。笔者默观耶稣,不难发觉耶稣满溢著天主的仁慈,例如耶稣在十字架上的表达,就是最好的明证。
美国哥伦布骑士团的团长安德逊宣布最近进行的一个民意调查结果说,接受调查的人士,58%对教宗的来访有非常正面的看法,65%赞同天主教会,42%表示希望至少能参加教宗4月15到20日来访活动的一项,73%表示希望聆听教宗谈论如何让天主进入他们的日常生活中
作者最主要的巧妙编辑手法包含:将历史人物洗者若翰(6-8、15)穿插进入诗歌之中;对立表达旧的(梅瑟)和新的救援秩序(基督)(17);引入「信仰」的主题(7、12-13);强调启示的思想(18)。
问:事件的背景是局势极为紧张和混乱的中东,但为什麽受害的总是少数群体呢?答:我们要知道,激进组织,例如伊斯兰国,是在伊斯兰世界的内战中兴起的,其中有一拨人企图在宗教正统性上超过另一拨人。
在很多事件中,我们发现在政治家和从政人员失败的地方,而宗教领袖们却成功地激发或平静不同的团体。
这样的事在今天并非鲜见,前段时间的小悦悦事件,令国人愤慨之余亦羞愧难当。那18个视而不见、默然而去的路人就是你和我,是我们这个日渐冷漠的社会的缩影。
玛利亚没有停留在对发生在她身上事情的初步表面的了解上,而是知道深入看这些事件,加以消化及分辨,她只凭信德去了解事件。
教宗说:为耶稣降生事件最早作证的是牧人、单纯和卑微的人;为耶稣复活最早作证的是妇女。这是件美妙的事,这多少也是妇女、做母亲和祖母的人的使命。
在耶稣向世人显现的事件中,有一颗星,也有黑落德这个人;有一条道路,也有障碍,一如在寻求信仰的路上经常发生的那样。教宗在弥撒讲道中以这些象征为依据,解释主显节的意义。
历史事件是指过去发生的事件,某些重大历史事件即使产生过持久的影响,但事件本身却不能再度展现在我们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