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对贫穷和苦难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在挣扎—努力—绝望;再挣扎—再努力—再绝望的布满坎坷的人生路上,人心是颠扑可破的。
分享喜乐,喜乐越来越多;分担困难,苦难越来越少。
做司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连耶稣也要在哀号、眼泪和苦难中学习,弟子不能胜过师傅,耶稣的路就是司铎必须要走的路,司铎必须要面对来自人性方面的软弱和挑战。
天主的大爱让我懂得,我的每一滴泪都在分担他的苦难,耶稣受了那么多的苦,但他还是拥抱每一个人,拥抱这个世界。
我生于一九四九年,那个时候是我们中国历史上一个很重要的时代,国民政府自大陆迁台,在生长的过程中,感觉到生命很不安全,生命的根基虚空;那个时代又很苦,是个苦难的时代,所以对苦的感觉是与生俱来的,觉得这个世界是苦的
来到十四处苦路,我们朝拜苦路,默想耶稣的苦难。最后,我们爬上圣山山顶,来到教堂,朝拜圣体。教堂里的进教之佑圣母像旁边,有很多旌旗,那是很多教友求恩成功,事后为感主恩,献上的。
苦难身世铸造了牛修女不畏磨难的顽强个性,多年的修会生活打造了她坚实的灵魂基础。一个铿锵的声音时常在她耳边响起,那是天主的召叫:来跟随我!(玛窦福音4:19)。 上世纪80年代初,牛修女办起了望会院。
真福刻画出耶稣基督的面貌,并描写其爱德;真福表达信徒参与基督苦难和复活荣耀的召叫;真福昭示基督徒生活中特有的行动与态度;真福是看似矛盾却是正确的许诺,作为痛苦中希望的支持;真福向门徒宣告,他们已隐约地取得祝福和赏报
至圣无染原罪玛利亚,痛苦之佑,你的灵魂曾饱受痛苦的折磨,求你眷顾你的子女,教导我怎样面对苦难,以及在痛苦中如何坚忍和如何去爱。求你坚强我的灵魂,使我不致被痛苦击倒。
’张历欣说:在病苦中,在各种打击面前,杨老师从不抱怨,他说:‘我信仰天主后应该受更多的苦,为安慰受苦的基督,同时借着这些苦难也更加深了我的信仰,如果因此离开了天主,我就不是一个真正的基督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