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苍被她在苦难沧桑中的坚强所感动,为她在悬崖绝境中的拼命挣扎所心疼,给她指出了一条通往父家的路。自从她认识了天主,一如狂风暴雨后,天边亮起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外来”是与“本地”相对应的概念,“外来媳妇”因婚姻而迁徙,其中一部分因为各种原因跌入难以摆脱的苦难模式。
教宗本笃十六世曾说:司铎是向世界讲述天主、把世界带给天主的人,但同时,司铎是勇于牺牲的引路人,司铎无法过隐退独处的日子,而是浸在此世的苦难中。
从此之后,每个周末她都过来祈祷并参加聚会,白忙叶便给她讲耶稣的苦难、耶稣的爱等等,同时和建灵一起为她恳切祈祷!渐渐地她认识了主,并被他的这种无私大爱深深地吸引了,而且有了加入教会的强烈渴望。
天上的教会凯旋得胜,并不是因为她转面不顾世人的苦难,只在自己孤立的光荣中欢欣。而是因为诸位圣人曾喜乐地默观这个事实:就是借着耶稣的死亡与复活,他们已经一劳永逸地战胜冷漠、心硬和仇恨。
14年以来,在上海成千上万的外国人目睹了卑微者的所有恐惧和所有苦难,而那些卑微者本身与战争毫不相关。长期的敏锐观察和亲身体验,饶家驹可能已有建立难民区的最初设想。
1992年,我丈夫患癌症病重时,她常常写短信带给女婿,鼓励他在病痛中不断奉献,默想耶稣苦难和永生的福乐,给了他极大的安慰和支持,平安喜乐地走完了人生路。
(若5:13)基督由所受的苦难学习了服从,且在达到完成之后,为一切服从他的人,成了永远救恩的根源。(希5:7-9)基督耶稣到世界上来,是为拯救罪人。
虽然圣经没有描述这个事件,但这补充的第十五处苦路微妙地捕捉到基督逾越奥迹的喜乐之音,是任何对耶稣苦难的瞻想都会流露的。
(玛17:22)他在自己的苦难中体验到这种生命交付的痛苦。在自己临终的末刻,他更体验到深度的孤独与寂寞,仿佛天主也离开了自己:吾天主,吾天主!你为何舍弃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