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试图按照遵守戒律和传统来度信仰生活”的迦拉达人,保禄提醒他们:“主的死亡与复活才是救恩和信仰的核心”。
(644)对基督复活的信德,就在那天默观空墓中开始萌芽,即使在祂显现后,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全开花、结果,并为成教会信仰的核心。空墓只是信仰旅程的开始,而这旅程随着圣神在五旬节降临时,才达致高潮。
在光怪陆离的今日社会里见证福传,要明白自己是和平、共融之核心。在面对不同程度的棘手问题时,不要偏袒任何一方,却要学会聆听,用敏捷的思维辨正误。
教宗又指出:“家庭是一些特定权利的持有者,《世界人权宣言》肯定家庭是社会的自然基本核心,家庭有权利得到社会和国家的保护…否认或限制家庭的权利就是使人的真理暗淡无光,威胁和平的基础”(文告4)。
耶稣一言中的,直指事情的核心,这位妇女要得到活水,必须要有伦理生活的改变。可见,伦理生活的改变是获得“不死的生命”的必经之路。
而奥运精神是被言说最多的一个核心词。
教会接受了这个启示的事实,并很快将其定为其信仰条文的核心。在公元381年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中,阐明了圣神的天主性--并加进了教会的“信条”。
在“中国化”的指引下,朱杰以历史为鉴,结合时代要求,在诸多方面融入中国元素,在教义教规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让教义教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适应;在教会礼仪中吸收中华古典礼乐精神,借鉴中国传统民俗
结果子女觉得信仰只是“课本上的东西”,而不是生命的核心。教育启示:家庭是“小教会”,父母是子女最早的“教理老师”。简单的习惯就能改变很多:餐前谢饭、睡前一祷、一起读一小段圣经。
福音核心句:“因为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生,失而复得了。”(路15:24)一、导言:你有没有丢过“重要的东西”?弟兄姊妹,你有没有丢过什么珍贵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