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济各在《愿祢受赞颂》通谕中也谈到与食物相关的自私自利。神父阐明:在耶稣的最後晚餐中存在这些元素:首先是为准备这顿晚餐所怀有的爱和耶稣藉着赐予食物所奉献的爱;其次是仇恨、脆弱和分裂。
在谈到光荣颂时,教宗说,天主受享光荣于高天,而在圣诞夜,天主的光荣则隐藏在白冷的马槽里,他的光荣是谦卑和爱的光荣,他的光荣是和平。哪里有天主,那里就有和平。
这些神性的概念,几乎是不可避免地暗示着一种泛神论的味道,这就使造物主与受造物之间的差别消失了。看到这种关系,世物与人的存在就不能说像是母胎的产物,它是以事物的多种形式开始存在的。
“受责而表示悔改,是多么美好”(德20:4a)!我必须把忏悔产生的痛苦加深,亲自去触摸耶稣手脚的钉孔、肋旁的枪伤,探入他的伤口,好能明白,他的苦是为我罪人受的,他交出自己的生命作大众的赎价。
受水灾影响,福建省南平市房屋倒塌严重,有1名教友遇难,4名教友受重伤,农作物大都毁坏。
在天上,你受天使与诸圣的赞颂,在世上,你受万民的敬仰。你本来是帝王达味的后裔,却过着平民的生活,隐居的生活。大圣若瑟,童贞之保护,你有一颗仁厚之宅心。
此刻,恋童癖事件被用来攻击教会,在这之前,曾有过以现代化主义来攻击教宗庇护十世,以后,教宗庇护十二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态度被攻击,再就是教宗保禄六世因为颁发保护生命的“人类生命”通谕而受攻击。
另一方面,明爱向晴轩的「向晴危机热线」(电话:18288)于事发后一週接获逾三十个受事件影响情绪的求助个案,该热线会继续服务情绪受困人士,向晴轩本身亦提供哀伤辅导服务。
坎塔拉梅萨神父首先指出,依撒意亚先知描述了一个受尽了侮辱,被人遗弃的人,这个人就是纳匝肋人耶稣,祂是世界上所有遭遗弃、没有权利的穷人、被拒绝,以及得不到同情者的典型。
再者,有人期许教会,除了格外关怀青年和受造界以外,也要多关注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