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怀着感恩的心,她抉定献身修道,以修女的身份,将余生奉献给那些有需要的人,对着她从前的奴隶生活和“主人”,圣女没有丝毫的后悔和憎恨。
伯多禄和若望无法———或许也不愿———隐藏他们的身份。他们仍旧是加里肋亚的渔夫,做事的方式、说话的口音,或许还有行动上的笨手笨脚,无不一如既往。一方面,他们被改变了,但同时,他们仍然是他们自己。
以“我”和“你”的身份站在对方面前,以“我们”的身份站在包括孩子在内的世界其他人面前。
第三点最重要:只有男性才可以晋身圣职行列(执事,司铎及主教职)。若以社会学的言语表达:神职人员是教会的执政者和统治阶层,女性则被禁止在教会团体内担任领导人的角色。
教宗方济各1月17日在菲律宾的牧灵访问活动主要有两项:上午前往独鲁万探望风灾灾民,为他们主持一台感恩祭;下午到帕洛总主教区的主教座堂会晤圣职人员、修会会士修女、修生以及海燕台风幸存者的家庭。
在担任圣职的27年里,这位通晓八种语言的传道者,发表了三千多次演讲,访问了127个国家,路程合计一百多万公里,相当于地球到月球距离的三倍。可谓足迹所至,无远弗届。
文件主要是由信德年筹备委员会拟订的,这个委员会由15位枢机主教和主教组成,一部分是来自世界各大教区,一部分是圣部的部长,例如天主教教育部、主教部、圣职部、万民福音部、新福传委员会、还有平信徒委员会等等。
他们组成一个“北美华人圣职联会”,蒋剑秋神父是负责人。教友的组织为“北美华人天主教教友联会”,此外,旧金山还有利玛窦中西文化历史研究所。
无论是圣职人员,还是平信徒或修会会士,基督的众门徒都肩负使命,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时代都要在万民当中做光做盐,做酵母,好使众人看见他们的善行,光荣在天之父。难道在中国的教会的使命能有所不同吗?
那么,天主子民对于圣职人员施加侵犯的丑闻作何反应呢?萨拉萨尔枢机观察到,「绝大部分的天主教徒和非天主教徒都将教会、司铎和奉献生活者视为一体」,所以人们「认为教会对此负有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