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东地区长久以来经受的痛苦和灾难﹐教宗说:「我对这些可爱的人民合理的期待表达了我的关心﹐并给予他们信心与和平的讯息。
每逢瞻礼四、七,她都守斋,她说:“瞻礼七是特敬圣母的日子,在这一天,多想圣母的痛苦,诵念玫瑰经,守大斋,不仅能得大赦,还会在死前得到圣母的特护助佑,不会缺乏圣宠。”
我会努力稍微引起别人来注意我,我会说,我很饿,我快死了,我很冷,我很痛苦,或者什么的;但是她所给我的更多———她把表示感激的爱给了我。她死时脸上露出微笑。
比如说,要想对地狱作一番解释,传教员可能仿效佛教的说法,特别强调肉体的痛苦。单只讲论这些事,是非常危险的。最好是采取象征性的说法:反应在肉体上的内心的痛苦,是与天主分离的不幸。
所有的不幸和痛苦都要在我的慈悲中消失:这是一切救赎和圣化恩宠的根源。”“告诉苦恼的人类走近我仁慈的圣心,我将给他们平安……除非人类要以信心投靠我的慈悲,他们不会找到安慰。”
哀恸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从来没有感受过悲伤或痛苦的人,绝不会体验到安慰相反地,那些能够哀恸,能在心中感受到自己及别人生活痛苦的人,才是有福的。他们会是有福的人!因为天主父温柔的手将安慰、爱抚他们。
即使如此,这痛苦时刻也是接近救恩的时刻。考验是为使子民能感受到那背离天主的辛酸,面对一种选择死亡的黯淡空虚。痛苦,一种自我毁灭的必然後果该当令罪人省思,使他向忏悔和宽恕开放。
这对于我是一种鞭策,是一种鼓励,鼓励我为耶稣传福音要忍受一切的痛苦和困难,并在痛苦和困难中紧紧地跟着耶稣,我从这位神父身上得到了人生的希望和信念。在我的信仰生活中,“信德”是缺少不了的。
耶稣的苦难延续到世界的终结,因为这是一段分受全人类痛苦的历史,持续临在於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中。总之,逾越节三日庆典是值得纪念的一个爱的盛事,它令我们坚信,在生活的考验中我们绝不会被遗弃。
也承担了原罪的后果——痛苦、死亡。七罪宗的第一条就是骄傲。那么,我们怎能少犯、不犯骄傲的罪呢?我们应该常常问自己:天主是谁?我是谁?谁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