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那么多的人还没有认识天主,我把每分每秒的疼痛合于你的苦难一起献给天主圣父,为灵魂的得救,为善会的发展,最后我也把我的家人交托给你。
藉着弱小者我们每个人都受邀认出主基督的面容,这面容在他的人性身体上体验了冷漠和孤独,而我们常常把这些苦难施加在最贫困者身上,在发展中国家是这样,在富裕社会也是如此。
因此,“轭”就成为牛的负担,对人来说也象征沉重的负担和苦难的生活。诫命原本是天主的恩赐,指引人进入生命的道路。但是,在历史中却被经师们慢慢诠释成繁琐的律法,最终成为人无法担负的“重轭”。
逾越节是一个团聚的节日,不可忘却自己在陌生地方的苦难,要每年不断的纪念。司祭典构建在家庭庆祝逾越节的风俗并撇除被申命纪典赋予的神学色彩:不在圣殿,而在家庭举行;不由司祭,而由家长主持。
他经过如饥似渴的读经学习,心里越来越亮堂,对苦难与命运也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神父的一句话:天主不给人背不动的十字架,十字架不要一个人去背。令他心胸豁然开朗。
他这是在说澳门教区每年四旬期内举行的"苦难善耶稣"(俗称大耶稣)游行和五月十三日的"法蒂玛(粤语翻译为花地玛)圣母"游行。
于枢机以天主教主教身份对苦难的国家做出极大的贡献,充份显示出天主教教士爱人如已,爱人胜己的精神,这段历史令人动容.....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对日抗战开始,我国面临史无前例的巨大浩劫与艰困。
他是在说澳门教区每年四旬期内举行的苦难善耶稣(俗称大耶稣)游行和五月十三日的法蒂玛(粤语翻译为花地玛)圣母游行。
我们是在罗马迎来的圣枝主日,在圣周里历经千山万水,从意大利到法国,一路上伴随耶稣的生死苦难,我们祈祷、守斋,拜苦路,不论从意识还是形式上都是一种逾越,当我们来到法国露德时,已经万物复苏,主耶稣复活了,阿肋路亚
这位老人家的祷声,字字都刺痛着我的心,这般的信德人间少有,但它是经过多少苦难的烙印与折磨,才净化、升华的成果……今日若换成是我,将会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