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所开启的慈悲精神必须一如既往地延伸到以后的日常生活及灵性生命的深处,不断地让教会不同凡响、异于俗世的仁爱、慈善、宽恕、怜悯、救助等美德芳行,闪亮放热,发扬光大,感染世人,震撼世界,使所有生命皆能感受到耶稣基督牺牲自我舍己为人的福音所带来的光明
于是,子民落入了陷阱,要求一个有形可见的天主以便能够自我识别、找到方向:于是他们对亚郎说,‘他起来,给我们制造一尊神像,在我们前面引路’。给我们一个领路人、给我们一个领袖。
藉著青年,教会能够自我更新、摆脱沉重和缓慢的负担。传教使命对于青年是另一个可靠的指南针,因为它本身就是那带来真正和持久幸福的恩典。圣召则是一个与使命密切相关的概念,每个领受圣洗的人都蒙召走成圣的道路。
教宗也强调应在所有相关的价值中找到正确的平衡点,为教会提供统一的准则,避免正义主义和自我防御的两个极端。前者为过去的错误感到内疚和受到媒体的压力,后者不去面对这严重罪行的原因和后果。
教宗公开接见(梵蒂冈新闻网)祈祷不是一种为了自我心安的麻醉,只想到我自己,而是一种为世界上所有穷人求食粮的恳求。教宗方济各2月13日在保禄六世大厅主持公开接见活动时如此表示。
如果我们以自我辩护、自信的态度开始祈祷,那不是祈祷,而是在镜子面前说话。相反地,当我们以真实的原貌祈祷,意识到‘我是罪人’时,这是让上主注视我们、向前迈进的一大步。愿耶稣教导我们这一点”。
诉诸于记忆并不意味著固守于自我保护,而是唤醒持续发展进程中的生命和活力。记忆并非一种静态,而是在动态中,这源自其运动的本性。传统也非处于静态,而是在动态中,它是未来的保障,而非灰烬的守护者。”
教会应有如一架必须行走,好能找到自我平衡的自行车,换言之,应在当今时代和各个时代的社会中有所作为。”
唯有藉着爱:这是使我们获得自由的基督的爱,而且这爱将我们从最险恶的奴役,我们的自我中解放出来;可见,自由随着爱而增长。
司铎不应作“梦想伟大的超人”,而是“有羊味的牧者”,也就是说,能够梦想“整个教会去服务”和“一个更加友爱和团结的世界”,摈弃“自我为是”,而是把“天主与人”置于生活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