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爱护宣读天主圣言的读经台,能在此处“进行弥撒讲道和诵念信友祷词”,却“不适合发表评论、通知及指挥唱歌”。
(咏126:5)为了报答修院对他们的培育之恩,毕业班修士修女赠送给修院一个吊炉(香炉)和一个木制简易读经台,由副院长李神父代表院方笑纳。第三,由毕业班修士代表段晨阳、毕业班修女代表冯秀梅致答谢辞。
神父对老人说:“你说做多少台弥撒我都给你做,但钱我不能要。”因为他知道老人一家太贫苦了,他只种几亩地,平时靠捡破烂卖个零花钱养活一家人。他的老伴儿在床上瘫了三十多年了,儿子痴呆,什么也干不了。
他说:「我离开讲道台时,感到地板在移动。我走向祭台站着不动,抓紧祭台祈祷。」廿七岁的基斯定.金(ChristinaGin)是堂区青年团体全国网络的成员,地震时正在参与那台弥撒。
之后举行了弥撒圣祭,李主教祝圣了新的圣水、读经台和祭台。彭主教结合当天的弥撒读经勉励大家,“我们在基督的爱内被拣选很有福分,因此,应该用自己的方式来回应天主。”礼仪最后,王海鑫神父主持了简短的庆祝会。
凌主教创建修会不久,被调离景县,由奥国耶稣会会士司化行神父代管,神父在被迫离开之时,将修会托给了范文兴代理主教。1947年,天主堂被封,修女院转到北京。1954年,修女们返回景县,文革时期解散。
然而,在天主教传统中,过独身生活,是迈向司祭(神父、主教)职的重要步骤之一。当然,这样做可能会陷入更严重的信仰和灵性危机,特别是为那些既想领受圣职,又不愿意独身的人们。
随着教宗比约十二世的改革,再次将主的晚餐弥撒移到黄昏举行;为牧民理由,「濯足礼」可在弥撒中讲道后举行:「为选定的十二位男士」、坐在「司祭间或教友席」,主礼给他们洗脚、抹干(不再提及亲吻)。
(罗8:14)“除非受圣神的感动,也没有一个能说“耶稣是主”的”(格前12:3)。其次,它帮助所有参与的人认识并运用保禄书信中所提到的神恩,特别是格前十二章8至10节所说的九种神恩。
下午三点,主持人毕鑫海(第38期慕道班新教友)向大家介绍德理格圣咏团的演出节目。伴随着德理格圣咏团的弟兄姊妹为新学员献上的《主就是爱》、《爱的真谛》两首圣乐,揭开了第39期慕道班开学典礼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