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济各於5月26日致函圣斐理伯内利所创立的司铎祈祷会,向他们祝贺其会祖的五百冥诞。圣伯多禄、圣保禄和圣斐理伯内利是三位「罗马的使徒」。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9月9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鼓励基督徒以生活的见证传扬福音。福传不可流於形式、「走个过场」,或是劝人改教、仅用言词说服他人。当天弥撒的第一篇读经选自《格林多前书》。
首先也是首要的,必须指出,关于悲伤,教父们作了一个重要的区分:即如下内容:事实上,有一种悲伤是适合基督徒生活的,借着天主的恩宠,这种悲伤可以变为喜乐:显然,这是不能拒绝的,並且是皈依之路的一部分。
在耶路撒冷之后,总领天使报喜的使者,加俾厄尔,被派往一个在希伯来圣经中从未提及的村庄:纳匝勒。那时,它是加里肋亚的一个小村庄,在以色列的偏远地区,充斥着异教徒及其污秽的边境地区。
2016年11月13日常年期第三十三主日前言以下地方教会慈悲特殊禧年闭幕礼指引,适用罗马礼的教会,及非罗马礼的其他西方教会。非罗马礼的其他西方教会有关当局,可调整此仪式,以适应他们的特殊文化。
他并叮嘱他们,保持非洲和欧洲教会间的牢固联系。教宗说:在非洲的教会尽管困难重重,需要和平及和好,却乐意分享自己的信德,看到这些,真叫人喜爱。非洲教会团体表达的希望和喜乐也常是欧洲教会恩宠的时刻。
「信德之门」总是敞开的,教宗写说:「跨越这道门槛是可能的,即是当天主圣言被宣讲,以及人心任由恩宠转化、塑造的时候」。在今日标志着深度信仰危机的社会中,「我们不能让盐失了味,让光被隐藏」。
基督走向哥耳哥达的苦路是天主赐予人的巨大恩典。在这慈悲禧年的行程中,巴塞蒂枢机愿意在苦路默想中彰显天主对人无边无际的爱。这份爱反对人性的小气,参与世界的苦难,遇到十字架的绊脚石。
因为如果我们打算靠自己的力量去做某件事,我们注定会失败。祈祷教导我们,我们必须接纳恩宠,接纳上主的智慧和慈悲,但我们也不能放弃自己的责任。教宗方济各召集全世界的教会首长召开本次会议。
这段同道偕行的旅程从三年前聆听与对话的进程开始,今年10月2日进入第十六届常规会议的第二会期。教宗指出,文件呈现出一条迈向“同道偕行的教会”的共同旅程,不仅以言语,更以行动和互动来实践福音的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