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旧约》的末尾,以色列人逐渐深信“生存在于肉身和灵魂从死亡中复活”(达十二2-3;加下七9)。
画作中央,是复活的基督,同行的还有一对年老的夫妻。由于他们年事已高,基督搀扶着、给他们支持。在耶稣身后,有一个日落,这个下落的太阳代表着安老院许多长者的存生和精神。
·宗徒们因着复活的主与他们同在四十天,生命彻底被改变。宗一,3—8。以上这些事例,让我们知道四十天在信仰上的神圣价值,四十天它能决定我们一生的命运你说是吗?
读经一写作时还没有主耶稣的复活启示,人生难怪是极可悲可叹的空虚:人生如野草,荣华草上花。草枯花亦谢,炉中烧一把!但人生真的荒谬空虚吗?不是!荒谬的是把人生当作唯一的生命,把现世转眼即逝的当作永恒。
圣教四规规定,每年至少办告解一次,宜在复活瞻礼前后,要求教友都要省察自己,进行修和圣事。神父对会口教友的办告解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发现有的教友只是自己办了告解,但对其他家庭成员是否帮告解不闻不问。
今年圣周期间,天主教徒省思了主基督受难、死亡及复活的奥迹。这虔敬的生活与战争和暴力仍然比比皆是的环境之间,显然存在着强烈的对比。
1927年4月16日,若瑟‧拉青格生於德国帕绍(Passau)教区的马克特尔(Marktl)镇,那天刚好是圣周六基督复活前夕。他曾多次说:我常把那天视为天主圣意安排的一个重要标记。
每天都有600余人来听道理,以准备迎接耶稣基督光荣的复活。
弥撒中,副本堂王保迎神父为大家做了精彩的讲道:“今天我们庆祝天主之母的升天,圣母升天加强了我们人类对日后复活的希望,使我们更向往天堂,让我们效法圣母追随基督,在奔赴天国修德成圣的旅途当中更有信心与力量,
教宗最后颁赐他的降福,「作为至高者不停援助的证明,以及确信盼望复活的记号」。(原载:梵蒂冈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