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修女三哥王伯尼,1914年出生,圣名伯尼法爵。1941年晋铎,在北京老庄子堂担任副本堂,后调往北京担任西什库教堂副本堂。
他真的无愧为耶稣基督的门徒、依纳爵的弟子、基督徒的楷模!在其近一个世纪的人生旅途中,无论生活多么艰辛,也无论逆境顺境,他始终对主、对人、对人生充满信心、爱心、同情、希望,谦虚纯朴,充满了人性的美。
/>米金爵神父(邢台教区):第一,我觉得现在中国教会的福传思想观念需要改变,首先就是神职人员的观念需要改变。真正有开创精神的神父现在还是很少。
因为建堂,袁神父生了一场病,做弥撒拿圣爵的时候手抖。得知神父每天就凑合吃点方便面和饼干,没有什么营养,周姨强制把儿子接到家里疗养,看到儿子满脸黑呛呛的,手里还拎着一嘟噜汤药包,她心疼不已。
由弥撒开始,至恭读福音前,只可放置《福音书》(Evangeliarium);由供奉礼品,至清理祭器止,只可放置圣爵(calix)及圣盘(patena)——需要时也可放置圣体盒(pyxis),以及圣体布(
教会历史上第一次庆祝禧年是在教宗博尼法爵八世颁布诏书《依照古人的可靠传说》,并宣布1300年为禧年,颁布朝圣全大赦。
正如圣依纳爵明智地建议的:“应该假定:凡基督的真实信徒,对他人的言论,与其偏于诽谤,毋宁倾于袒护;若真袒护不得,便应追究他到底是怎样懂法,若他实在懂错,方可本着爱心予以纠正;如犹未足,仍须想尽办法,使他确认真理
教友们用十字架或圣水、或依纳爵圣牌,治愈绝症之事,屡见不鲜,更使教外人视为奇迹。此外,教友们的嘉言懿行、善表昭著,更是有利于福音传播的重要因素。
在基督信仰著作中这个词第一次出现是在安提约基雅的依纳爵的著作中:“主教在哪里,基督就在那里;基督在哪里,至公的教会就在那里”(《致斯米纳教会书信》八2)。
双方高层的互访增进了彼此间的理解与信任,有利于政治外交关系和宗教关系的逐步改善和对话的持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