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教宗在信函中说:司铎职不是过去的行业,而是今天和未来的行业。您作为教员,如何在颇为敌对的社会背景中向修生们传授这个意识并使之扎根?
《圣经》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在指导着我们的生活:怎样处世,怎样待人,怎样社会才能和谐,怎样人类才能进步,怎样才能符合天主的旨意,人怎样才能得救。
为期三天的研讨会是关于我们如何不应该超越自己的声音、净化我们的良心,和回顾父母的过去。我这样做只是为了发现这将是我与爸爸的最终对话。耶稣想确保我和我最爱的人和平相处。
教宗首先吁请大家怀著感激的心回忆“在过去的时代那些不惧艰险为耶稣和天国而冒风险的人”,他们是“福传的根源”,当今的修道人士是那些传教先驱的继承人。
我们不可像那个司祭和那个肋未人那样,看到被丢在路旁半死不活的人便从旁边走过去(参阅:路十31-32)。他们心中可能说:“这不关我的事。”教宗由此省思道,我们是否意识到“我们首先成了天主怜悯的对象?”
因此,过去已有许多殉道者,也有不少阴暗面。传扬福音绝不能走「强加于人」的路线,教宗方济各邀请教会和世人聆听,并在这方面强调了亚西西圣方济各的榜样和希望。
教宗提到,他在罗马或他过去的教区看到有些圣堂紧闭大门,这是“不好的标记”。“圣堂应当总是敞开大门,因为这是一个圣堂的象征:常该对外开放。
为什么有很多过去的事被掀开?圣神要我们做什么?我们该如何回应圣神呢?我认为这些在他的宗座活动中非常重要。
教宗因此勉励在场人士说:“你们要继续让更多的青年发现在自己生活的社会文化遗产,帮助青年发现过去的鲜活宝藏、认识自己的根基,将之铭记于心。为协助他们成长和作出人生抉择,这是爱他们的真正行动。”
三重灾难已过去8年,日本展示了“一个民族在团结互助、忍耐、毅力和耐力中能够团结一致”。教宗邀请在场的人“每天一步一脚印地向前迈进,在团结和彼此努力的基础上建设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