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教宗要求巴国宽恕首位因亵渎罪而被判死刑的妇女阿西亚·比比(AsiaBibi)后不久,塔西尔和家人于十一月探望她,赢得基督徒团体的爱戴。
有两个细节尤为触动我:年轻人的头发被剃光有如悔罪者,但却也像婴孩的头,因为这个儿子得以重生;而父亲的双手——一只男性,一只女性,描述着在宽恕之拥抱中的力量与温柔。
“让我们祈求这份平安,它是修和、宽恕,以及翻开新篇章、重新开始的勇气。”和平的承诺教宗良十四世大力表示,他承诺要“不遗余力促使和平得胜”。
4.悔改的重要条件:宽恕与爱仇宽恕之道,是是福音的明确教导,也是基督信徒的重要标记。耶稣向门徒们说:你们不要抵抗恶人。如果有人打你的右颊,你把左颊也转给他。
偶然遭遇愤怒,就宽恕他人的冒犯,如《箴言》中所说的“明智的人能忍耐怒气,宽恕别人的过失是他的美德”(箴19:11)二、常见性愤怒对于自己经常面对的愤怒者,例如伴侣和孩子、父母亲人,则要避其锋芒,循循善诱
我们学会了宽恕,特别是宽恕仇人,现在,在我们的心里没有一个仇人;过去我们只为自己祈祷,现在我们为朋友、为乡邻、为病人、为恼恨我们的人祈祷,求天主给他们祝福;我们学会了谦卑侍奉,消除了心中的骄傲,学会了喜乐
当我们在告解中经验天父的宽恕,在共融中践行弟兄姐妹的爱,在服务中彰显基督的慈悲时,便是在重演玛利亚的使命——将“耶稣升到父那里”的奥迹,转化为具体的生命见证。
要知道,在大不列颠史上,一如人类众多民族史一样,也曾有过包括宗教战争在内的历史伤害,然而,现代英格兰和苏格兰人民从其爱主爱人的信仰诫命中,学会了相互宽恕、相互尊重、相互接纳。
因此我们该做的就应当是看得见的实行,就像小耶稣实实在在地躺在马槽里,为罪人受苦受辱那样,我们也必须用看得见的善行见证自己爱主爱人的承诺,让自己周围的人常能感到我们那来自基督的仁爱、慈善、宽恕、怜悯、救助
告诉我们应怎样生活;-他受酷刑后,死在加尔瓦略山,这一切是为了我们得到他预许的天福;-他对我们的命令是,让我们全心、全灵、全力、全意爱他;-我们若不遵守他的诫命,就是冒犯他;-如果我们真心痛悔和悔改,他愿意宽恕我们的过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