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最大的危机,我认为就是轻视教会的训导权,也就是教宗真福若望保禄二世所说的对教会训导的若干规定,干脆不接受(《真理的光辉通谕》4),有人竟用教宗也是人这句话,想否定训导权,试问:谁说教宗不是人?
上任第二年,他发表的第一部通谕《在伯多禄座位》就是解释真理、合一与和平的意义,承认与天主教无关的教会同属基督的教会。
该刊在创刊词中历数其宗旨为刊登教宗通谕及各圣部的文件,报导与教会有关的消息、论文、传纪文学和历史掌故。徐宗泽任主编以后开辟了文化、妇女、文学、游记、文艺、随笔、信箱,大大拓宽了该刊的报导面。
教会对司铎圣召的产生和发展负有责任(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全球主教会议后的使徒劝谕《我要给你们牧者》,41)。
教宗不仅在2013年10月在意大利的亚西西访问时,而且也在2015年5月24日教宗通谕《愿祢受赞颂》中强调了人类和环境之间和谐的重要性。
圣召是给众人的,一如「邻家的圣德」(参阅:《你们要欢喜踊跃》宗座劝谕,6~9),因为所有的人都被天主注视,也被祂召叫。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他的一份通谕《信仰与理性》中开章名意地写道:“信仰和理性像两只翅膀,使人精神飞扬、瞻仰真理”。信仰需要理解。
然而,同样真实的是,在黑暗之中,新事物总是吐出生命嫩芽,迟早会结出果实”(《福音的喜乐》宗座劝谕,276)。圣保禄宗徒也告诉我们:“我们得救,还是在于希望”(罗八24)。
我们越来越无法“体验兄弟情谊”(《众位弟兄》通谕,33);甚至很难想象还有其他可能性。在许多长者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卢德传中所描述的那种逆来顺受的感觉。
前言继讲授爱德与望德的两个通谕《天主是爱》和《在希望中得救》后,教宗本笃十六世又颁发了《信德之门》手谕,并由此开启了信德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