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项与无信仰者对话的计划,灵感来自教宗本笃十六世。教宗认为今天的教会需要为教外人士开辟一个前庭,让他们能够在那里以某种方式与他们尚未认识的天主缔结关系。
他提到将於2018年召开的世界主教会议的主题青年、信德与圣召分辨,强调圣召是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也为负责圣召牧灵工作的人员指明一条应走的道路:祈祷、敞开门户、聆听、行走的使命以及作见证。
圣座十二月十八日公布教宗本笃十六世为明年,二零一一年世界病人日所写的文告。文告强调:不使任何病人感到被遗忘或遭排斥。世界病人日于每年二月十一日举行,这天正是露德圣母显现纪念日。
四十年来,促进世界扫盲善会(Opam)致力在全球最贫穷的地区推行该会的宗旨与使命。
教宗亲近患者慈悲、关爱、照护和安慰:这些是在教宗方济各第30届世界病人日文告中贯穿全文的关键词。本届文告主题为「『你们应当慈悲,就像你们的父那样慈悲。』(路六36)在爱德之路上陪伴受苦者」。
天主教会在全球拥有12亿信众,占世界总人口的17.5%。中国的天主教徒人数大约为560~800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4%~0.58%。近邻韩国目前天主教徒人数已占总人口的1/10,近550万。
教宗方济各在这个机会上透过圣座国务卿帕罗林枢机致函全体与会人士,鼓励公教学校负责人士要反思摆在面前的挑战,在教育领域促进“真正相遇的文化”,让这文化成为“当今时代寄予希望和信任的模式”。
教宗接着强调:在礼仪中﹐在与天主的对话中﹐最基本的就是做到「心口合一」。 礼仪是「基督信徒与天主相遇的优先场所」﹐教宗教导信友们﹐要尽可能地让天主圣神带领。
他指出,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后欧洲教会更关心各地有需要的团体,埃森便与香港缔结成为姊妹教区,具体地支持香港教区的传教工作。
通过如此解释,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圣与俗的本质区别和超性与本性的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