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其实有不少兄弟姊妹也有过与你相同的经历,可仍有许多的人却未能走出困惑,他们放弃了劝谕的道路。祝贺你能走出困境,战胜诱惑。最后我想请你分享一点你对国内圣召减少有何看法?
我相信教会出版的《爱的喜乐》宗座劝谕是教宗特别对青年,还有家庭的一种关心和关爱。这对每个家庭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每一个家庭都是蒙天主召选的。家庭的圣召关系到教会的成长和发展,也关系到为社会的服务。
《新铎声》内容不但每期都有教廷文献的译文,如教廷圣部的部令、教宗的通谕,并且也有神学、哲学的论坛专文,以增强彼此的学识交流。
根据《我要给你们牧者》(Pastoresdabovobis)劝谕所指出的四个培育幅度,即在人格、灵性、知识和牧灵方面的整合培育。
圣经中的智慧传统也包括了积极主动的生活观,如《箴言》,和关注当下,认为万事皆虚,以冷静清醒的态度解读人生的《训道篇》。这两种态度就犹如中国传统里比较积极的儒家思想和比较超脱的道家思想。
AddresstoAdministratorsofLazioRegionandoftheMunicipalityandProvinceofRome(14January2011):L’OsservatoreRomano,15January2011,p.7.2《论若望福音》26,53本笃十六世《在真理中实践爱德》通谕
我们的现任教宗本笃十六世在他的《天主是爱》的通谕第十九条中这样说:“爱就是教会不断的去注意人的痛苦和人需要的服务,也包括物质方面的。”
[《福音的喜乐》宗座劝谕24]或许我们忘记已久:如何展现和活出慈悲。一方面,我们被诱惑,只注重公义,却忘记公义只是必须又不可或缺的起步。但是,教会仍需更进一步,追求更崇高和更重要的目标。
2007年他发布的宗座劝谕《爱德的圣事》中就很好地阐明了这一点:信理与崇拜之间的关系,是以一种特殊方式,由于美的丰富之神学和礼仪范畴而显得更加显明。
2007年他发布的宗座劝谕《爱德的圣事》中就很好地阐明了这一点:信理与崇拜之间的关系,是以一种特殊方式,由于美的丰富之神学和礼仪范畴而显得更加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