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好比我们的国家法律,是维护社会安定以使人们安居乐业,可社会上为什么还会有暴力事件及其他不人性事件的发生?这不能说法律本身不好,只能说明这是不法分子不遵守法律的结果和人性恶的一种流露。
这个我们就是教会,就是信仰基督的人的普世大家庭,他们盼望期待救世主新的降生,今天他们在这奥迹中庆祝这个事件的永恒现实意义。最初,在白冷的马槽周围,那个我们在人的眼中几乎看不到。
他说:「我知道,总有一天,天主会让他们明白,我在所发生的事件中并没有角色,或者说,并非天主对我生气而引发了这次意外。」他说,他会一直等待,直到在村里举行首祭的那天。
不幸的是,教会的公众面貌、圣统制和神职人员,现时都是一个很差的样板;而当教会正在整理自家房子,并使目前的处境变为一个历史陈迹,而并非现在及逼近的事件时,这种样板还会可能持续一代人或更长的时间。
我们要由此反省自己的目光究竟是否专注,因为「我们时常目睹许多事件,却从不亲身参与。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拿起手机拍照,或许忽略与当事人的眼神接触」。
谈到喜乐,教宗说明禧年在圣经传统上是喜乐的事件。
他信赖天主,接纳在自己的生活中甚至不理解的事件,放下理智,内心平安地接纳生活中发生的一切。此外,若瑟“不寻求捷径”,而是正视现实情况,亲自承担起责任。
如今以一条从祭台延至石阶的大理石横幅来纪念这个殉道事件,提醒人们那一天倾洒鲜血的见证。在巴格达加色丁礼的圣若瑟主教座堂,教宗将首次主持加色丁礼弥撒。
再者,勇于寻找事件蕴含的喻意。教宗在解释《马尔谷福音》第4章35到41节耶稣平息风浪的事迹时,做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举动:他重新调整了对疫情大流行的理解。
这事件在历史上称为马尔扎博托(Marzabotto)大屠杀。若望·福尔纳西尼神父在被杀害的前一夜,参加了德国兵举办的一个宴会,因为他知道村里的几个女青年遇到了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