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恰在于他们既能体会着常人之情,却也能在关键时刻有所舍弃,舍弃自己的一切,甚至包括生命。
我们若翻开四部福音,唯一的一次“今生及永生”均能享福的例子,是发生在那次伯多禄问耶稣,他们舍弃了一切跟随了他,将来能得到什么?耶稣答说凡为了他的名舍弃一切的人,今生必要得到百倍的赏报,来生并接受永生。
(梵蒂冈电台讯)真福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将于4月27日受封为圣人,教宗方济各的一番话,有力地概括出他的精神外貌,他说:若望二十三世,藉着日常顺从天主的旨意而净化了自己,他遵守完全舍弃自己的誓言,跟随基督
你的亲子耶稣,受难前夕,拿起饼来,祝福了,掰开说:“这是我的身体,为众人而舍弃;”晚餐后,又拿起杯来说:“这杯是用我为你们倾流的血而立的新约,你们应行此礼,记念我。”
有人选择了为金钱服务,为了钱甚至可以六亲不认,反目成仇,致亲情、友情于不顾;有人选择了权贵,靠种种手段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只想聚集不愿舍弃,在工作中多次为罪恶打开大门,使道德与和善沦丧;有的人选择了美满婚姻
真善牧不会舍弃自己的羊群,而佣工会这麽做。教宗指出牧人的三个特徵:首先是牧人的热情。圣保禄对格林多人的热情从他的言语中表达出来,他说,我是以天主的妒爱,妒爱你们(格後十一2)。
最後,天主派遣祂的儿子,并且派祂降生为人;而圣子自谦自抑,直到舍弃生命。这是天主之爱的奥秘:无限之大爱体现在弱小中的卑微上,如此我们便能理解基督徒的道路。
贝丘枢机在弥撒讲道时表示,这些新殉道真福为了爱舍弃自己的生命来宣扬福音,他们承受苦难的力量彰显出那最伟大的爱的标记;这爱包含了所有其他的价值。这些殉道者也邀请我们去省思当今世界上大批受迫害的信徒。
我原以为,你们远离家乡,告别父母、舍弃天伦,终究要承受不了孤寂的折磨。可你们的生活却充满阳光。
基督徒是舍弃自我而接受耶稣基督为主的人。“舍己”是基督对我们每个基督徒高标准的要求,也是我们每个基督徒信仰生活中的行动准则。我们既然追随基督,就要深谙“施比受更有福”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