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相反而大肆宣扬,唯恐天下不乱?……前者,是不负责任的态度,这样的人在教会内实在要不得;若仅是理解,还是不够的;最后者,是严重的错误做法,绝不可取!我想,我们首先应该诚挚地祈祷,求天主变化人心。
昨天和一些教友在网上聊起俄罗斯出现的假基督之事,一个与主耶稣模样很相似的叫托洛普的人自称大师和西伯利亚的耶稣。而这个“耶稣”的出现,竟引起许多追随者,还有人供奉其“耶稣”像虔敬叩拜!
有时,甚至手足相残。置身于这样的世界中,基督信徒继续见证耶稣基督和平的努力绝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外在的分离是人们内心分离、远离天主;一味追求占有式的人际关系、自私地剥削或者不公正地致富的结果。
这个结论从学理的角度来看,可同中国的亚圣孟子“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论断相对照,孟子的舍生取义与耶稣的献身事主在实质上有着相同之处。这种轻利重义的观念在东西方文明中有着殊途同归的解析。
答:我觉得在自觉方面有相当好的程度。年轻人的紧张情绪适度,不会过分,他们平静、喜悦,有努力向上的愿望。我看到的是这一现实。
关于内庭,教宗勉励认真予以对待,不要与外庭(外在行动领域)相混淆。教宗说:我意识到在某些教会团体中,担任职务者或长上将两者混淆起来,依据内庭的情况对外庭的事务做决策,反之亦然。
在主内相聚在论坛正式开幕之前,所有与会者与这次论坛的工作人员在12日晚8:00-9:30,进行了一次轻松愉快的认识、交流活动。
我们从《福音》中能够看到耶稣向天父祈祷的不同表达,这些祈祷与《天主经》相呼应。首先,耶稣在革责玛尼庄园面对即将来临的苦难,向天父说:“阿爸!父啊!一切为祢都可能:请给我免去这杯罢!
让我们为执政者祈祷,他们必须为这些措施作抉择:愿他们感到民众的祈祷常相伴随。」当天的福音讲述了奢华宴乐的富有人和贫穷的拉匝禄生前及死后的遭遇(参阅:路十六19-31)。
我们必须诵读福音,「因为耶稣不愿意被人曲解,不希望人们把真天主与假的神相混淆;真天主是谦卑的爱,假的神则是世俗的神,善于表演」,引人注目。百夫长虽然是外教人,但他的一句话点出了耶稣的真实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