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在要理讲授中以悔改为主题论述天主慈悲,称悔改与罪的宽恕是最适於表达慈悲的两个特徵。教宗强调,人悔改就是改变生命,因为他感受到了耶稣的爱。我们唯有向恩宠开放,才能前去与弟兄相会。
当天是常年期第三主日,也是首个“天主圣言主日”,所选读的福音记述耶稣公开使命的开端(玛四12-23)。教宗说,加里肋亚与耶路撒冷相比是个郊区,为外邦人徙居之地。耶稣在那里开始祂的宣讲说:“你们悔改吧!
或许是远离家乡的孩子们想念家中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亦或是这些老人看着青年们就像看到自己的孙辈。青年们为老人们带去祈祷、歌声和欢笑;老人们拿出自己的糖果、手工品,好一派其乐融融。
保禄沉浸在基督这个浩瀚的海洋中,但我们如何能认识基督呢?如何能领会基督的爱超越一切知识呢?教宗指出:基督临在於《福音》中,我们诵读《福音》就能认识基督。
在圣经中与“天主之母”有关的章节有在(路一,35)天神对圣母说:“你所生的要称为天主的儿子”。公元51年圣保禄在致书迦拉达人时曾说:“当时期一满天主就派遣了自己的儿子生于女人”。
敬畏,是人类童年时期萌发的一种基本情感。那些热爱智慧的先哲们刚开始思考这个世界和人自身的存在奥秘时,就禁不住发出一阵阵的惊叹。这声声惊叹属于哲学,属于宗教,也属于科学。
终于在六日战争中他受到重伤,在康复的时期,他遭受了一个重大的心灵危机,而改信天主教,从此信仰了主耶稣基督。他临死前写了一部着作:《一个犹太人的忏悔》,表明了他的心境和一生的感受。
主耶稣告诫我们说:“手扶着犁而往后看的,不适于天主的国。”(路9:62)又对那个少年人说:“你跟随我吧!任凭死人去埋葬他们的死人!”(玛8:22)因为那个少年人回答说:“主,请许我先去埋葬我的父亲。”
你们需要考虑的是十年之后,当你们走出修院大门,走上牧灵岗位的时候,你们的教区、你们的堂区甚至整个中国教会是什么样子,那才是你们要服务的羊群。
面对日益物化的世界,身为基督徒的我们更需要学习救主耶稣的谦卑质朴且超凡脱俗,尽力戒除世俗的虚荣浮华以及水涨船高的无限贪婪,不断加强心灵与精神的美善建设,借以促进信、望、爱、敬诸德的成长与进步,使人因着我们所映显的福音生活而归光荣于天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