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人而天主的耶稣,提升了每个人的尊严,并且暴露了奴隶制的虚伪。在基督的光照下,金邦尼开始意识到奴隶制的邪恶。
她所服侍的均为赤贫的人,在她的心目中,穷人比富人更需要尊严。 1950年,她创建了仁爱传教修女会,起初该团体只有12名修女。她要求会众立下“清贫”、“贞洁”和“服从”的誓约。
这种冷酷,会无情地剥掉他们仅有的一点尊严,无情地灭掉他们的最后一盏希望之灯。 德肋撒嬷嬷的价值正在于此。
耶稣基督拯救人的方式真像孩子丢失后,发疯寻找他们的父母一样,不顾自己的尊严,不惜一切代价,想尽千方百计,走遍千山万水,为了将自己的孩子早点找回家。
我是否设法摆脱罪恶及有损人类尊严的处境?在四旬期中,设身处地将我们的生活与迁徙者或异乡人的具体现实作比较,这是一个很好的灵修操练,可藉此发现祂对我们有何要求,好使我们成为更好的朝圣者。
维护父母的尊严:在外人面前,要维护父母的形象和尊严,不随意批评或抱怨他们。接受父母的老去:理解父母可能出现的身体和记忆衰退,耐心对待,不嫌弃,不抱怨。
基督的贫困之所以能充裕我们,在于祂取了肉躯,承受我们的软弱、罪过,藉此向我们表达天主无限的慈爱。
多少圣人、多少信德的男女老少给我们做出了见证;向我们展示出这种无限的开放、这慈悲的走出去是可能的、可行的。而慈悲的走出去是爱及其奉献、牺牲和无偿内在逻辑的紧迫推动力(参见格后5,14-21)!
;在我跌倒的时候,给我扶持;在我孤单的时候,给我陪伴;在我远离他的时候,给我爱的牵引;在我犯罪的时候,给我悔过的决心……站在这年终岁末的门槛,回想起主的恩典和慈爱,心中充满无限的感激
不由得想起一首圣歌:如果没有主的爱我的生命早已不存在如果没有主的恩典哪有我盼望的今天……想起主对我一生的恩典主啊,你的慈爱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