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劝谕强调在非洲的福传及人文的建设,并发展了「教会是天主家庭的图像」。教会受召叫不断地去发觉如何成为一个更完整的家庭。
几天后找到姨父要求进教。姨父的表妹找到了强永寿神父,在晚上的弥撒中,他看到一个大光圈笼罩着神父,这更使他认识到耶稣是真神,天主教是真教,神父被他的信德和决心所感动,便为他施行了洗礼。
春节到了,一位93岁的教外朋友打电话向我贺年。互道“春节好”后,他告诉我,农历除夕,他上街散步,站在人行道上,看着拎着大包小包年货来去匆匆的行人,尽管“年气”腾腾,但总觉得与他年轻时的味儿不一样。
我们祈求有更多外教人进教事主,我们是否努力去传布福音?我们祈求天主赏赐许多东西,可是我们为主又付出了多少?
每遇主日天、瞻礼日,教堂外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彩旗飘扬、鼓乐喧天。新教友的面孔一天天增多,这情景怎不叫人心喜?
除此之外,辽宁的一位患白血病的杨姊妹和一位泰州患病的依撒伯尔姊妹,从朋友圈里看到顾小伟的求助后,同病相怜,互相鼓励,而且节省下自己的医药费来资助顾小伟。
在那里妈妈开始给我们讲解圣教会儿童要理里的故事,教我们念经,也经常随着大人到教堂望弥撒、告解、领圣体。后来,我与哥哥辅祭,哥哥提香炉,我捧蜡烛。妈妈还特意缝制了两件小白套衫给我们辅祭时穿上。
白雪皑皑的冬日,我看到他在瑟瑟寒风中认真清扫圣堂院落的积雪;烈日炎炎的盛夏,我看到他在滚滚热浪中热情接待参观圣堂的教外朋友;圣诞节、复活节,为维持秩序,他忙前跑后;主日弥撒中,他为晚到的教友热情地搬来一把把椅子
当时,我是大三学生,周末时常参加一个由外籍教师主持的“英语角”(Englishcorner)活动,我在那里与林先生认识,当时他是另一大学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外语系聘请的外教。
走进他家,第一个感觉就是简单,房子很旧,屋内却干净利索,屋子里最值钱的就是柜子上的那台破旧电视机,就这还是朋友送的。在这个贫穷的家里,我所感受到的是浓浓的亲情。在这个家中,他是个好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