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新教徒的皈依一队英国新教徒旅行团,在翡冷翠参加主教座堂的圣祭。主祭以深刻的敬礼举行弥撒,没觉察他正受到这一队陌生人密切的注视。
于是,天之骄子们冷不可耐,开始抱怨。及至她归来,便群起而攻之,责问她何以不为大家着想。徐姐无言以对,只好拱手道歉。事后,我的心绪竟莫名地不安起来,仔细反省后觉得,我们那么说徐姐对她是不公平的。
对此,亚冷松马丁夫妇朝圣地负责人西马尔(Jean-MarieSimar)神父解释说:「马丁夫妇的生活极为平凡简朴,我们可以把它跟纳匝肋圣家相提并论。
她每天上自习很晚才回宿舍,为了不打扰寝室的同学,她都是在宿舍外边祈祷,遇到天特别冷,她披着被子在宿舍外边祈祷,生怕影响同学休息。她坚持饭前祈祷,别人问她在做什么,她就热情地去讲解。
即使「天鸽」来袭,岛上古井位置已再没水浸问题,我们为此感到骄傲,虽然我们学识尚浅,但原来只要好好运用天主赐予的「塔冷通」,我们的贡献不容小觑。
有时夜宿他人之家,饥一顿饱一顿、热冷署寒、风雨,还受着随时被抓坐监的逆境压力为主福传宣道。返回教堂后和主教就两位老人(没有年青司铎),史化林神父总是为主教分担牧灵工作。
我以为,不但不能很好地传扬天主的福音,反而会冷了很多教友的心。现时的社会,是一个突飞猛进的社会。对世俗人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就是效益。
《幼学琼林》提到:“李益设防妻之计,常撒冷灰;志坚送妇之词,任撩新发。”
来到灾区的第一顿饭很丰盛,看到能吃到这东西我们从辽宁来的志愿者都很惊讶,因为出发前我们的思想准备是吃冷水泡方便面。
有人很欢喜地接待,用心地聆听,似有相见恨晚之情;有人冷言相讽,恶语嘲骂;更多的人只为猎奇热闹,与相邻闲话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