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大家喜欢往东,他们却坚持非向西走不可。
五一前夕,受户县圣母山本堂李刚健神父之邀,在圣山上住了数天,感触新鲜,思绪万千,实在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只愿尽数倾吐与大家一起分享。
复活的耶稣很多次显现给很多人,不是诬之以「谎言、神话」可以否认得了的。如果是基督徒编造的谎言,他们怎么会为自己编造的谎言流血致命?如果说他们神智错乱把虚幻当作事实,怎么会那么多人一齐神智错乱?
“十诫”全文不过短短近百个字,但“十诫”对基督徒的约束力之强、信徒们的自律之严,竟是世界上任何世俗性的法律规章制度无法与之比拟的。
只可惜人类陷入罪恶,经常妄用受造之物,不行使真正的王权。为此,人如果要对受造物负起真正的责任,就必须接纳天主进入自己心中,生活在天主的光照之下”。教宗说:“人受到天主的光荣,被置于一切受造物之上。
千百年来过往的变化之中不变的正是奥林匹克精神从古代到现代,囊括了原始的天地人神从动荡不安中,毫无遮蔽地会聚在一起和谐沉静的情景,它所彰显的人类之爱,是与之俱来的爱之丰富:和平,天地人神和谐共处的基础;高贵
耶稣看着这如同无牧之羊的群众,“对他们动了怜悯的心,治好了他们的病人”。(玛14:14)眼看已是黄昏时分,宗徒们着急地要耶稣遣散群众,要他们到各处找村庄买食物(玛14:15)充饥果腹。
如果那些生活在基层的平信徒们缺乏信仰的活力,没有福传的意识,不愿投入教会的怀抱,我们大家都应该深思和检讨之,好能激起活力,见证救恩。因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会盛衰,你我承担。
在中世纪时期,尚未有「礼仪年」与普通年之别,也没有圣诞期、复活期、五旬节期之划分。「礼仪年」这个名词也是在近代才被采用与固定的。
甚至对明晰的基督信仰的某种冷漠,也不失为对自己源自造物主之身份的肯定。恰如这位撒玛黎雅妇人起初对耶稣的冷漠并不是对自己雅各伯后裔之身份或自己期待默西亚之希望再或者自己朝拜雅威之敬礼的否认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