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态度是我们时代的一种疾病。最後,教宗也勉励主教们陪伴家庭,鼓励家庭为社会作出巨大贡献,尤其要以分辨的态度和同理心陪伴那些受伤的家庭。
在今天,一如翁蔡蒂希神父的时代,基督的教会仍然受到歧视、迫害和屈辱。这不仅发生在无信仰之地,也发生在我们的欧洲;欧洲常常忘记它的基督宗教文明的遗产。
针对教友的渴望和反应,以及福传时代的要求,本人冒大忌向包括主教在内的铎兄铎弟们死谏,必须重视每一次弥撒中的讲道,特别是主日瞻礼日,甚至于平日亦然!首先,不打无准备的仗。
同时,通讯员们也表示,今后类似的培训活动能多举办,让大家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增加团队的凝聚力,推动浙江各教区的文字福传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不至于成为一块被忽略的荒漠地带。
因此,教会必须摆脱僵化和经常跟不上时代的标准化公式。教宗说:我首先向教会的牧人、主教和司铎提出这项要求:你们都是基督信仰和司铎圣召的主要负责人,你们不可将这项任务当作例行公事。
因此,我们不要把寻求喜悦和追求‘一种特殊效果’相混淆;我们的时代能够根据消费需求而生产这种特效,却不懂得按照‘持久’这一重要指标来寻求喜悦。
「我们蒙召做个有福的人,跟随耶稣,秉持耶稣的精神与爱来应对我们时代的痛苦和烦恼」。
耶稣要求我们,不要害怕面对各时代的动荡,不要畏惧最严厉和最不义的考验,却应固执於善,全然信赖天主,祂绝不令我们失望。在这个世界上一切都会过去,但有些财富会长存,如同一块筛过的宝石。
教导人关注紧要事物乃是为他提供重大的帮助,在迷失方向和满足於短浅幸福的当今时代,尤其如此。教导人去发现上主希望我们做什麽,以及我们如何作出回应,意味着我们要踏上在个人圣召中成长的道路,真正喜乐的道路。
正如当今时代的婚姻危机,随着离婚率越来越高,人们对婚姻抱着合则过,不合就各走各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