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赎给了我们,意味着我们获得了希望,由于希望我们可以面对现在,即使是现在是艰难的,假如他导向一个目标,就值得我们每天去努力接受和度过的。
圣母的信德成就了以色列的信德,在她身上凝结了等待救赎的以色列子民的全部历程。因此,她是教会信德的典范,她的中心是天主无限之爱降生成人的基督。 教宗然后勉励信徒反省自己是否让圣母的信德光照我们?
耶稣的圣诞,表明天主一劳永逸地与人打成一片,为救赎我们,将我们从不幸、困苦及罪恶中拯救出来。
在华语区域层面,徐静思以「中华及亚洲圣热罗尼莫真福雷永明:分享福音的喜乐之启发」为题,就今天推行圣经牧民,勾划教宗劝谕其中主要的元素,包括个人亲身领略耶稣救赎的爱(《福音的喜乐》264)、以天主圣言为中心
总是以救苦怜贫、疗愈疾患等慈善活动来配合自己的宣讲,他让人们谦卑诚朴,自己首先谦卑至极;他让人们互助友爱,他则率先对那些聋瞽瘸跛,身有残疾者伸出援手;他更以莫须有的罪名被钉十字架,借此完成他牺牲自我,舍己为人,救赎普世的神圣使命
我感谢天主的仁慈,耶稣的救赎,圣母的启蒙,母亲的祈祷规劝……没多久,在信友帮助下我和亲人告别,和世俗永别,为了更多像旧我一样的人的灵魂利益去实行十字架的智慧。
他自己为了救赎普世的人,牺牲了自己的性命。所以我们爱人的范围是指一总人,所有的人。这种博大精深的爱是基督教义的特点。法国总统希拉克在讲话中又说:“博爱精神也是法中两国对话的主要目标。”
玫瑰经的起源玛利亚参与了基督的救赎奥迹,她是天主的母亲,所以教会特别敬礼她,敬礼圣母的风气由来已久,当时教友们在默想玛利亚的事迹时,为她配上赞美的名号,如称她为“世界的希望”、“天使的皇后”等,一些热心的诗人
这位死在十字架上彻底失败的耶稣基督是天主子,他的苦难死亡是天主救赎人类计划中的一部分,并不是出乎意料的失势。正在他一败涂地时,他战胜了死亡和罪恶,获得了光荣的胜利。
在她那谦逊和充满信德的心灵中,天主为自己准备了适当的居所,以便实践他救赎人类的奥迹。天主圣爱在童贞玛利亚身上找到完美的回应,因此天主的独生子在她怀中降生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