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切以“所有被宰杀者的灵魂”的喊冤声为开始(默6:9-11)。没有理由将这一群人仅限于基督徒殉道者。它使我们想起“自义人亚伯尔至今,流在地上的一切义人的血”(玛23:35;参阅默18:24)。
他以超出常情和习惯的义人之爱在人生危机中做出选择,聆听天主的引导,在默观天主奥秘的行动中帮助人们聆听到“天主圣言”,遇到耶稣,在福音中生活。
默观生活团体中再次闪耀着传教主保,耶稣圣婴圣女小德兰的光芒以及具有说服力的形象。她是默观生活与传教事业密切关系的启迪者。
这一切他都为爱主爱人忍受着,一如耶稣在比拉多衙内无罪而被判死罪,默不置辩,犹如羔羊。磨难生忍耐,忍耐生老练,老练生望德,望德使人不蒙羞。
细读《圣经》,可以看到自创世纪到默示录里,不要怕(谷6:50)、不用怕(申18:22)、不用害怕(耶46:27)、不必害怕(多12:17)、不要害怕(玛28:10)的字眼出现多达117次,其中不要害怕就出现
新耶路撒冷或天上的耶路撒冷,在新约中,就是指的天国(参阅迦4:25-26;默21:2一4),是天主与祂的子民永远欢欣团聚的地方。
旧约经书除了若苏厄书和各先知书外,书名多以纪、传、篇为尾(如:创世纪、卢德传、智慧篇),新约经书除福音外,均为书及录(如:罗马书、伯多禄后书,宗徒大事录、默示录)。
事实上,在更早之前,主耶稣和西满伯多禄之间,曾经发生严厉和强烈的争执。伯多禄在宣示他承认耶稣是基督、是天主子之后,却拒绝接受耶稣所作出祂受难和被钉死的宣告。
从今天的“基督苦难主日”开始,我们圣教会也将默观最悲惨的天主子耶稣基督的苦难、死亡和复活,同时,我们也将隆重庆祝主耶稣所带来的救恩,通过圣事重现祂对每一个人和整个世界的圣爱。
察视生活,默观生命,我们受苦,有时候是因为违反自然规律,纵情酒色,暴饮暴食,肠胃一定受损,身体吃亏;舍大路而就险径,出事的概率必然增加。我们如果不遵守自然的法则,上天也往往借此提醒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