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传教主保方济各·沙勿略诞生500周年,我们应效其芳表,循其嘉言懿行,砥励一生。在天主圣神的助佑下,为迎接圣教广扬,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所以笔者有时偷懒不愿祈祷时,便会常常想起白发苍苍,虔诚事主一生的代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代父母应负起责任,起好模范带头作用。
尤有胜者,玫瑰经内含奥迹十五端,构成耶稣与圣母在世上一生的救赎功绩。难怪玫瑰经是这样的亲切贴靠圣母,是这样的具有通天之力。
玛窦的皈依是建立在与耶稣的相遇上,而耶稣的注视则是玛窦和其他人一生的转捩点。事实上,作为税吏的玛窦受到当时社会的排斥,人们不能与他交谈,因为他属於被排除在人际关系之外的社会阶层。
玛利亚老太太,能够觉察到自己一生没有止息的嫉妒心理,可是让人心痛的是这种嫉妒仿佛身体的影子,总是如影随形。这世上果真有疗妒汤吗?《红楼梦》第80回讲了一个故事。
我的心里很沉重,婆婆虽然性格专制,但她一生坎坷,在十年浩劫中一夜间成了寡妇,带着3个儿子艰难地活下来。尽管在信仰上有分歧,但我明白救灵魂是大事。
对临终者来说,我认为最需要听到的莫过于:天主的无限仁慈,耶稣的救赎大恩,全心的信赖耶稣,深切痛悔自己一生所犯的罪,相信天主的宽恕,不要上魔鬼的当产生悲观失望等;同时还提醒临终者要紧紧依赖圣母的呵护。
每到炼灵月我就想起父亲,他的音容笑貌至今历历在目,他的教诲使我一生难忘。我的母亲生育了九个孩子,至今六个健在(我是老大今年73周岁)。
教宗警惕「切莫为了赚钱而陷入迷惘,这会使我们一生成为内心战争的俘虏,剥夺我们的自由,因为和平才能带来自由」。
我们的死亡也就成为回归的时刻,但是,死亡有可能成为回归,除非我们的一生是个归回的旅程,归回到那差遣我们的,也称我们为蒙主所爱的那位。对于来生和永生的说法,确实有点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