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听不懂他们的语言,可是我能领会那意义相同的弥撒,其中还有两首曲调完全相同的圣歌,在奉献礼品时,有好几个身穿白色大褂的人分别站在经堂的前面和中间部分,每个人的胸前抱一个套上洁白布单的筐子。
他关注整个人类、整个宇宙,无私大公,极仁至慈,考虑长远,预化未来,同时对每个人也是无限慈悲、同情怜悯,慷慨赐恩而不求回报;也绝不因为人有罪、有毛病、有缺点、非常软弱、污浊而减少他的神爱;虽全善却不绝恶者,虽至洁却不弃污者
如是,人死后多数要到炼狱去炼净罪污,方能享见至洁至善的天主。我们不能凭主观臆测、更无理由认为某人生前表现不错,死后定能直升天堂。
正如我们日常所诵念的经文那样:圣母虽至洁,不弃污者;虽全善,不绝恶者。
不管是画像或是碎石镶嵌,或由其他任何材料制成的,都须安放在天主的圣堂内,不管是在祭器或祭衣上,或悬挂在墙壁上,或装配在镜框里;更不管它们被安放在室内,或通道上;同样,对我们的主、天主、救世主、耶稣基督的图像,和我们的至洁天主圣母
在造他者前,自以为洁?”(约4:17)“如果我们说我们没有犯过罪,我们就是拿他当说谎者,他的话就不在我们内。”(若一1:10)你说:“我不信教,免得前途受影响。”
世界各处因着虔诚孝爱、满怀依恃而诵念玫瑰经的圣迹真可说是不计其数到处皆有,充分体现圣母乃是名副其实的“大能者贞女”、“吾乐之缘”、“妙神之器”、“病人之痊”、“罪人之托”、“忧苦之慰”、“独孤无靠之托”;“虽至洁,
事实上,至洁的那位允许我们堕落的唯一原因是为治愈我们的自负、骄傲,为使我们变得谦卑,从而对祂的恩典变得顺服。”
在当日上午听完梁洁芬修女和笔者的讲座及讨论后,两位枢机分别上台发表即席讲话,就相关研讨问题予以积极回应。
在那里放着六口石缸,是为犹太人的取洁礼用的;每口可容纳两三桶水。耶稣向仆役说:‘你们把缸灌满水吧!’他们就灌满了,直到缸口。然后,耶稣给他们说:‘现在你们舀出来,送给司席!’他们便送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