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祈祷时绝不可像「鹦鹉」一样,或是漫不经心;反之,我们应当恳求上主「帮助我们的小信德」,在重重困难前也是如此。事实上,许多福音章节都叙述了那些需要协助的人难以接近耶稣,这范例对我们每个人也裨益良多。
(弗1:3-4)成圣的工作,绝不可马虎,我们要努力奋战回应天主的恩宠,效法我们的典范——基督,不然就等于放弃。天主邀请了每一个人,所以每一个人都能在生活中成圣。
他指出,司铎必须「戒绝影像」;互联网和电视可能对独身构成威胁,司铎必须以耶稣的眼光看这世界。他说:“天主创造眼睛,但同时也创造眼睑来遮盖它们。”这番话引来哄堂大笑。
另外,也同样鼓励医者“速于行善,戒绝做恶事,因为行善缓慢的人乐于做坏事”。
因此,教宗敦促企业家绝不可忘记自己蒙受的召唤:“那一天,你们受到厂房气味的吸引,因亲手触摸你们产品而感到高兴,因看见你们的服务带来益处而心满意足。
走进厨房,我跪在地上,双手向天:主啊,我的天主,以前都是我的错,我没能体谅婆婆,你就重重地罚我吧……婆婆吃饱喝足后,就在我蹲下认真地为她洗脚时,我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轻松。
死是今世受苦的结束对善人来说是接受永生的赏报对坏人来说是进入永罚的开始因为有天堂有地狱人生在世相信天主,避恶行善,才算完成天主造人的目的。
事实上,大赦不外乎是免除信徒因犯罪而受到的暂罚,而这些罪罚已经通过修和圣事得到赦免。因此,我们要好好把握这巨大的恩典,因为它出自教会慈母之心,出自耶稣基督、圣母玛利亚及诸圣人的功劳宝藏。
(见8月12日新民晚报“副刊”) 善良的人们都希望因果报应的规律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让那些为非作歹的人,偷人家东西的人,立即受到法律的制裁,立即得到因果报应的显罚,一个也难逃法网。
相传,在1251年7月16日,圣母在英国剑桥显现给当时的圣衣会总会长圣西满·史道可主教,授与圣人棕色的圣母圣衣,并说:“……凡配带这圣衣者,必将获得特别的恩宠;带着这圣衣去世者,免受永火之罚,因为这是获救的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