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他热情很高,但难免遭到一些人的白眼、冷嘲热讽,甚至刁难,但他从不气馁、不抱怨,仍一如既往、乐此不疲地继续着他神圣的福传事业。十几年间他先后骑坏更新过三辆电动三轮车。
第一是自恋,第二是气馁,第三是悲观。自恋让你经常照镜子看自己,沮丧导致抱怨,而悲观则让人认为一切都是黑暗和凄凉的。这三种态度关上了圣神的大门。那些基督徒没有责备,相反,他们祈祷了。
拥有更多“财富的人”,不必骄傲;管理少量财物的人,不必气馁,因为我们所有的都不是我们自己的,而是天主交给我们,托我们管理。天主邀请我们善用所管理的一切去光荣天主,帮助身边贫困的兄弟姐妹们。
亲爱的朋友们,在面对困难及疑惑时,你们不要沮丧气馁;要信赖天主、忠实地跟随耶稣,你会因与 亲密结合而感到喜悦,成为这喜悦的见证人。
在错综复杂的历史和现实环境中,面对地方教会的困难、挑战及困境,胡贤德主教没有气馁退缩,也没有明哲保身地躲避,而是经过慎重的思考和祈祷,做出了客观、公正、深刻的分析,直言不讳地指出了一些问题的症结,实事求是地对各方道出了自己的切实感受
要是抱有「非黑即白」的心态,有时会妨碍恩宠的运作和成长的过程,令人气馁不敢踏上光荣天主的成圣之路。我们应记得「在巨大的人性限度中迈出一小步,较诸表面安逸而终日不求上进的生活,更为悦乐天主」。
在望德中祈祷,就是常常祈祷,永不气馁。主耶稣在今天的福音中用这位“寡妇不断呼唤的比喻”教导我们,应当时常祈祷,不要灰心,充满希望。在每个人的祈祷中,都会遇到“求而不得”的情况,我们不知道什么原因。
母亲并不气馁,在亲戚家吃了点东西后,毅然掉转方向,带上儿子又直奔距孟郭庄50多里地的另外一个村庄。“母亲冒着严寒,用自行车带着我骑行了100多里路去参与一台圣诞夜弥撒,至今令我记忆犹新。”
面对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天主子耶稣基督,我们不仅被震惊所控制,被气馁所笼罩,而且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渴望的问题也随之浮现起来:这样的天主能救我们吗?我需要怎么样的天主?谁现在是我的天主呢?
三位身残志坚的教友故事已经陆续在本报登载完了,如果仔细阅读了本文以及7月31日的3、4版《一位折翼天使的顽强人生》和9月4日第3版《王亮亮的顽强人生》,你的心一定会受到强烈的震撼,这三位普普通通的教友,经历了人生的巨大磨难,但没有气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