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索里尼神父指出,这过程让人想到以色列离开埃及、途经旷野的事迹。那时候,子民害怕死亡,但他们将目光转向天主所赐的记号,便找到了救恩。今天,救恩的记号是在十字苦架上的基督。
病床上的“旷野”之旅10月19日中午出差归来,得知母亲因前几天天气转凉而胸闷,喘得厉害,立即赶去……原以为年老体弱的母亲,只是因为天气变凉而不适,像过去一样,慢慢休息调养一下,很快就会康复。
8「女人就逃到旷野去了,在那里有天主已给她准备好的地方,叫她在那里受供养一千二百六十天。」背景解释:“旷野”象征天主保护的地方,也是灵性成长与试探之地(参:以色列旷野、耶稣四十天)。
教宗说这些穷人为能活下来而逃离家园,离开同胞和故土,逃到旷野,在帐篷里生活,忍受寒冷,没有医药和食物,因为那自命为天主的人占有了受造物,天主为我们做的一切美妙的事。
先知生活在公元前9世纪,在当时统治者的迫害下逃往旷野,在那里度过了灰心气馁的时刻,甚至有了求死的心。然而,他神奇地得到面包和水的滋养,重新获得了力量,走了四十天四十夜的路,抵达曷勒布山。
三十年隐居纳匝肋暂不提,一旦开始福传工作,耶稣第一件所做的事,就是独自在旷野中独居了四十天。以后宣讲、治病等工作虽整日忙碌,但祂一定设法去找个安静的地方专心祈祷。
在诱惑的考验中,把试探变为上主的神恩和能力,耶稣在旷野面对撒弹的诱惑和他亲自教给我们的天主经都明明白白地启示并告诫我们,若没有神的智慧和帮助,我们只能一次又一次地掉进诱惑的陷阱中,就象那只青蛙一样被活活烫死
吾主耶稣四十天在旷野严斋补赎,祂一粒不食,一滴不饮。祂跪在岩石上,作长时祷告;睡在坚硬的山地上,作澈夜默想。祂为我们受苦,祂为我们祈祷。
吾主耶稣四十天在旷野严斋补赎,祂一粒不食,一滴不饮。祂跪在岩石上,作长时祷告;睡在坚硬的山地上,作澈夜默想。祂为我们受苦,祂为我们祈祷。
之后,便舍弃了一切,进入旷野去寻找耶稣去了;圣方济各面对丰厚的家产和许多的荣华,情愿度乞丐的生活,露宿山林,追随神贫的基督;大儒使利玛空窦,不远万里,远涉重洋,历尽艰辛来到我们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带来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