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不仅是我的第一任最亲近的老师,而且也是我人生旅途中的向导与明灯,更是我跟随基督的动力。从我记事起,母亲就体弱多病。那时,我们家境非常贫寒,母亲含辛茹苦地抚养着我们兄妹六人。
如果让座的话,那些没有让座的会不会觉得就我好显摆呢?可是要是不让的话,就等于没有实践基督爱人的诫命。让座我该怎么说呢?奶奶您请坐吧!不,还是说奶奶您坐这儿吧!比较好。一旦人家回让怎么办呢?
我每次回家探望,都会看到瘦成一把骨头的姥姥,而姥姥每次都会和我重复那句话:人啊,不管活多少年就和没活一样,没活一样啊!我们似乎都很忙,几句问候之后就都干别的去了。
“我对你们说这些话,好使你们在我内获得平安。……你们放心,我已战胜了世界。”(若16:33)平安是精神上的稳定状态,是工作得力的表现,也是成功的条件。
这几天,我正琢磨一件事,儿子也长大啦,我和老伴正商量给孩子说个媳妇。当然啦,我希望能早点抱上孙子,孙子的衣服我都准备好了,夏天的十身,冬天的十身。谁知道,我那孙子是冬天出生还是夏天呢?
今年25岁的我已为人母,是一个老教友。回想过去,真是不勘回首,迷茫中不知自己所为何来,归之何去,也曾努力过,想出人头地,但还是在一个很小而又落后的村子里挣扎,只能做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度过此生。
待大弟一回家,母亲将他捆在了一棵大树上,然后母亲拿来一大束硬树枝,使劲地打他,任凭母亲恁打,他就是不反抗、不喊痛、更不挣扎。
养育孩子8年,从女儿身上,我学会了很多东西。首先,女儿教会我自律。人与人本身就是互为镜像,女儿作为我的镜子,让我清楚地看到了自身的问题。孩子学习大人的行为,是非常迅速并且到位的。
感谢天主仁慈的安排,我出生后我的爷爷奶奶进了教,于是从小我爱跟他们进教堂,也许小时候比较聪明,文言经的早晚课全部都能背。那时教堂里孩子挺多的,慢慢上学了许多就都不去了。
记得那年我开车去接姥姥,她执意不上车,我说姥姥:您把儿女们都安排的这么好,应该享受天论之乐啊,去吧。她说,你们每天这么忙,这么累,你们好好的过,过的幸福,过的平安,就是我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