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我们心灵经常保持宁静,寻找生活上的安慰和寄托是很需要的。 会处理生活的人,一定懂得怎样给自己安排一片不受干扰的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刘神父鼓励修女们:要在避静中尽量善用静默,让语言止息,让心灵发声,希望修女们藉着这几天的避静,重塑与主的关系、深化圣召,因为修道圣召是持续的动态回应,而非一次性的誓言。避静是检视内心“起初的爱”。
编者按: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的眼睛可以反映出很多内心世界的成分,比如良善、真诚、怜悯等,但也可能是狡诈、游离、空虚等。眼睛能否反作用于内心,在心灵不那么干净的时候,起到洁净心灵的作用呢?
在礼仪宪章中我们读到为获得圆满的实效,教友必须以纯正的心灵准备,去接近礼仪,又要心口如一,并与上天恩宠合作,以免白受天主的恩宠(礼仪11)对于信友而言,最重要的准备就是洁净自己的心灵,为耶稣准备好空间。
郑瑞平神父着重阐述教堂作为天主临在的象征,使人见景生情,同时也净化心灵,使人们的心灵成为真正的圣殿。贾北堡村是一个拥有1000多居民的村庄,而天主教徒仅有70人。
力量:若想让你听众的心灵得到真正的触动。你非得依靠天主的力量不可,特别是天主圣神,而非靠你的口才,虽然它也被需要。
教宗表示:一男一女彼此承诺,‘结为一体’并组成一个家庭,若他们一味索求个人自由和酬报,这错误就会深深地影响子女的心灵和一生。儿童经常私下独自哭泣。
教宗在弥撒讲道中指出,天主圣言需要以谦逊来接纳,因为这是爱的言语,只有这样,圣言才能进入心灵,改变生命。当天的弥撒读经记载了扫禄归化的事迹,而福音则讲述了耶稣在葛法翁会堂的讲话。
世界的丰富的美是依每个人心灵丰富的程度而开放的。”也就是说在这看似人人都一样的生活中,每个人却活在不同的世界里。在此,我们应当反省自己的心灵究竟生活在世俗的世界里,还是基督的世界里。如何分别?
「圣神的改变截然不同:祂改变的不是我们周遭的生活,而是我们的心灵。祂没有让我们免於困难的打击,但使我们的内心得到释放,以应对难关;祂并未立即赐下一切,却叫我们信心十足地向前迈进,不曾对生活感到倦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