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抵京首日前往北京教区主教座堂参与弥撒,而后参观了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神父位于北京的墓碑。
◎我进入加尔默罗会是为拯救人灵,特别是为司铎祈祷。◎祈祷与牺牲给了我全部勇力,这是耶稣给我的常胜武器,我多次体验到,这比宣讲更触动人灵。
缅甸教区修会“圣德肋撒小径姐妹会”于日前正式成立了。这一以嘉尔默罗灵修精神为宗旨的缅甸女修会团体,是“英国小径协会”创始人玛利·多翰女士,同缅甸哈卡教区主教尼古拉斯·芒东蒙席共同创建的。
2016年1月23日,笔者受邀首次参加了第六届利玛窦志愿者的再培训活动。其中的个人分享场面让大家的眼睛里不时地闪烁着感动的泪花,同时也让笔者对这群可爱的青年们产生了由衷的敬佩之情。
这就是已有400多年历史的利玛窦墓。墓园里并排竖立着三通汉白玉石碑,墓碑的形制与常见的一样,只是碑额雕龙花纹的中心,镌有代表天主教会的十字徽记,表明墓主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
教宗说:“凭着恒心和耐心,在不可动摇的信德激励下,利玛窦得以克服艰难险阻、不信任和反对。设想在那个时代,步行或骑马都需要很长时间,但他仍旧前行。利玛窦的秘诀是什么?热忱驱使他走上哪条路?
——灵修、神学专家黄克镳神父专访编者按:2007年4月15日,本笃会会士、灵修专家黄克镳神父到河北教会访问,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以下为采访内容,黄克镳神父直接简称“黄”,记者简称“记”。
在利玛窦与南昌:教会中国化暨本地化研讨会后参观有感雨中观白鹿洞书院书院在庐山,雨淋漓细观。前人重教育,勤奋出先贤。利玛窦讲学,群儒皆难辩。昔日之盛况,铭刻记心间。
全国各教区信众积极参与祈祷、灵修避静和朝圣活动;纪念圣十字架的历史;共同迎接复活瞻礼;教友们还慷慨解囊帮助穷人。各教区四旬期历程简介。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教授、以及各位朋友们:在这春和景明、万物生辉的美好时节,我省天主教“一区两会”举办的“利玛窦与南昌——教会中国化研讨会”召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