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过去在光荣颂后,由代表各大洲的儿童向圣婴像献花,今年的礼仪则将这献花的礼仪改在弥撒后教宗在马槽前祈祷时进行。第四,教宗在子夜弥撒中使用的肩带也要在第二天的降福罗马居民和全世界的人时使用。
凡事都可行,但不全有益;凡事都可行,但不全助人建树……你们或吃或喝,或无论做什么,一切都要为光荣天主而做。
教宗解释道:「耶稣让门徒们看到祂在天上的样貌:一位散发光荣、耀眼夺目、凯旋而归的胜利者。祂这麽做是为了预备他们承受苦难、十字架的绊脚石,因为他们无法明白耶稣将以罪犯的身分死亡。
一、行善的目的首先是光荣天主向来,我们教会的灵修书籍、神父的讲道中“立功劳”的劝勉非常多。似乎天堂上论功行赏形同人间“一分功劳,一分赏报”的主张。
我们基督信徒知道,上主的名字就是耶稣,因为耶稣在得到光荣的时候,接受了上主之名,正如伯多禄在圣神降临讲道中所强调的,“天主已立他为王,为默西亚了。”
土山湾孤儿院(蒲汇塘路55号),建成于1864年,耶稣会神父培育孤儿342人。孤儿院内的绘画所被徐悲鸿称为中国西洋画之摇篮,现为徐汇区文物保护单位。
去年11月22日对苏州教区来说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因为常熟塘角耶稣君王堂开堂大典在这天隆重举行。而我也在这天的第二台弥撒中肩负着重大使命———读经。但由于我的擅离职守,使我与这次光荣任务失之交臂。
苏州常熟堂区的塘角君王堂银装素裹,喜气洋溢,因为堂区有一对新人要蒙受祝福,且有本堂区的三位神父相聚一起为大家举行共祭弥撒,更给这个神圣婚礼营造了神圣、喜乐的氛围。
塘角君王堂的弥撒由徐麒方神父主祭,百岁司铎张振华老神父共祭。
2008年7月16日,徐汇区文化局举行徐汇区文物保护单位——土山湾孤儿院旧址(蒲汇塘路55号)揭牌仪式在随后的半个多世纪,土山湾东面和西面又营造起很多建筑,孤儿也越聚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