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家庭、移民和在社会边缘生活的弱势群体需要人道援助。
麦基夫尼神父于1852年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沃特伯里出生,是爱尔兰移民之子,他在19世纪对美国教会的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欣德主教特别提到当地基督徒少数群体的困境,他说:“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后果我们尚未看到,但明显的是,基督徒人数将会因普遍的向外移民现象而减少。这与经济受疫情影响有关”。
这为脆弱的劳工阶层和移民天主教信友提供了一条生命线。麦基夫尼神父愿他堂区的教友和他们的家庭保持牢固的信德。”
教宗由此提到海上移民遭遇船难的悲惨景象,他们在大海中载浮载沉,哭求援助,向天主祈祷。接着,教宗鼓励我们反省自己的生活,以及在航程中困扰着我们的风浪。
此外,教宗也鼓励大家继续帮助“处于边缘的人”,不仅是罗姆人,还有移民和服刑人。最后,教宗敦促众人不要害怕走出去,去与被边缘化的人相遇。你们会发现,走出去是与耶稣相遇。
印度贱民被压迫,移民遭到拒绝:我们以仇外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同胞」。除了这些毛病以外,我们「不够关心气候变化」,低估了青年的重要性。
不幸的是,我们今天看到相反的现象:许多地缘政治的紧张关系以地中海为中心展开,后来又有移民潮的现象」。帕罗林枢机接着引用了教宗在疫情期间提出的一个概念,即:「我们同在一艘船上,必须一起划船。」
这样便造成不满的情绪,对很多人来说,移民国外是唯一的前途。问:的确,不断有大量年轻人到外国去,如何才能令他们留下来呢?答:首先,我们需要进行一个知识上的工作,以我们的基督信徒身份为基础。
教宗指出,罗马富含普世精神,“为仁爱效劳,慷慨好客、亲切友善,款待朝圣者、游客、移民,以及处境十分艰难的人:极度贫困者、孤独之人、病患、服刑人和被排斥者,都应该是这一精神最忠实的见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