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被评鉴为最美丽的俄国天主教堂,它与该国文化、俄国东正教会和其他教会团体有着非常深厚的历史渊源。 问:这座大殿曾多次遭到烧毁、破坏,尤其在苏联时期最为严重,是吗? 答:是的。
教宗在弥撒讲道中省思了教会的传教使命,指出白冷城那简单的一幕概述了教会的生活,因为上主光荣的光源就在那里,吸引每个人,引领各民族在和平的道路上行走。
亚洲各主教团把对话作为福传的基础,因为亚洲是个文化富饶的大洲。当然,如果信仰或礼仪不能本位化,那就只能是水过地皮湿。问:在亚洲还有很多基督徒正在遭受苦难。答:是的。
三年後,2015年9月,教宗方济各谈到古巴和美国的新关系时表示,一个接一个的小桥梁将能建成和平的大桥梁。教宗还说:几个月以来,我们见证了使我们充满希望的事件:两国人民在相隔了多年後,关系走向正常化。
唯有民族融合的道路才能给予人类一个和平与希望的未来。关於社会的融合,教宗谈及辅助性原则,强调所有人都可以为整个社会贡献力量。这既是权利也是义务,好能创造一种向众人开放的人类共生环境。
教宗主张包容、和平、相遇和搭桥,极力反对各种形式的宗教战争,并要求世人切莫把宗教因素与政治因素混为一谈。教宗方济各从内部铲除宗派千禧年主义的说词,因为这种说词在为世界末日和最终较量做着准备。
希望广大的通讯员们,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使自己的灵修状况划向深处。
改变目前城市结构的单边决定不会带来益处,只会引发新的紧张局势,使和平的可能性更加遥远。
“藉著‘和平于世’这句格言,我邀请众人走上兄弟情谊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我会晤了保加利亚东正教会的宗主教内奥菲特(Neofit)和神圣主教会议的成员,并为所迈出的一步感到格外喜悦
在这台弥撒中,皮扎巴拉宗主教愿意从内部的视角来省思和平的主题,谈论了我们彼此之间时常无意识地筑起的「藩篱」。皮扎巴拉宗主教列举了四种藩篱。首先是「圣职人员与平信徒之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