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中学时,一年的复活节,一位老修女给我代了洗,圣名若瑟。至今仍记得圣水流到嘴里的咸味,但不知为何,从她们对待五伤圣水的态度,让我有一种不明觉厉的肃然起敬。就这样正式成为了天主的孩子。
1982年,王占璞神父和三位老妹妹重返教堂。宗教政策落实以后,恢复了安国德来小妹妹会。1987年,修会迎来了第一批新生,她们来自安国和邢台。1990年宝琳妹回到安国,继续担任修会家长职务。
所以我只想从一个普通老教友角度,结合自己的一些切身感受,谈几点补充建议,仅供参考。一、堂区神父应关心教友 无论从“圣统制”或教会现实来讲,神父永远是堂区的至尊领导。
方主教在讲道时不仅赞扬了刘主教为教会奉献的一生,更鼓励大家多多效法老主教福传的热心,为教会的福传事业不断努力创新,以行动来纪念老主教。
当神长教友一行来到养老院,老人们非常开心,不停地说,神父你们能来看我们,真的好高兴,还带水果与月饼给我们,有天主的生活真好。
林西堂区爱心服务人员给老人们理发、洗头、修脚、修指甲、按摩、擦洗身体、搞卫生等各项服务内容,与老人们亲切的交谈,并给他们讲天主的喜讯,为他们送上了基督祝福,也表达了教会对他们的关爱。
轮到他的时候,其他神父便想结束这场活动,因为这位老杂耍艺人没有任何要事可讲,可能还会有损修道院的形象。但是在这位老神父的内心深处,同样也有要把自己的某种东西献给耶稣和圣母的强烈渴望。
神长,教友一行的到来,得到老人与家人的热情接待,看到神长,教友,老人们很开心,当他们离开老人的家中时,老人们眼中充满了依依不舍之情。
因病痛暂离熟悉家园的老人们,在病房中度过佳节难免倍感孤寂。大家以温柔话语问候,与老人亲切交谈,细致询问身体恢复情况。堂区爱心小组送上慰问金,神父祝福老人们早日战胜病痛,重享安康生活。
当地教会受灾严重雅安市属乐山教区所辖范围,共有教友13000人(其中6000多人受灾),12座教堂,3位神父和3位修女在此服务。雅安市雨城区圣母堂在地震中遭受重创,好在无人员伤亡。